西双版纳州:沪滇“投”其所好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好上加好

规整村道、美丽庭院、特色民宿、非遗体验,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里,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明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品牌被逐渐打造。近年来东西部协作工作聚焦“乡村文旅”“乡村振兴”项目,用好沪滇资金和上海思路,不断推动西双版纳乡村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好上加好,村里游客来了又来、村民生活美了又美。

坐落于热带雨林腹地的勐腊县关累镇勐远村委会城子村紧邻“勐远仙境”4A级景区,近年来依托着雨林生态资源和傣族文化资源,在吃好“旅游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勐腊县关累镇勐远村委会城子村。

“从勐远仙境出来可以到我们城子村逛逛,村里现在民宿餐厅和各种设施都非常齐全。”勐远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岩务叫说。2021年之前的勐远城子村,污水四溢、浮土飞扬、杂乱无序,2021年和2022年城子村累计申报了1000万元沪滇资金用于打造“一村一品”和发展文旅产业,主要翻新改造民宿、建立民族文化宣传长廊、河道面景观文化宣传长廊、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美化村内环境。

岩务叫告诉记者:“当时翻新改造民宿的时候我们给村里26家民宿56个房间每个房间补助了5000元,若产生效益每个房间每晚抽取20元并入村集体经济,同时文旅产业项目建成后的产权全归村集体所有。”随着沪滇资金建成的文旅产业项目逐渐发挥出后续效益,2024年勐远村委会城子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相比建成前翻了5倍。

目前,勐远城子村围绕“一村一品”的氛围打造,纵深开展“勐远城子摸鱼节”特色活动,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内民宿已增长到41家128个房间,其中有20多个房间常年长租,勐远城子村的“雨林旅居”品牌正逐渐打响。

紧邻5A级景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委会城子村,也是一个借助沪滇协作平台,实现千年傣寨美丽蝶变的典型村寨。2021年至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先后在城子村投入沪滇资金1669万元,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提升。

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委会城子村。

在沪滇项目的带动下,勐仑城子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村内旅游产业链也逐步完善,民宿客栈、特色餐饮、特色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今的勐仑城子村,一户一个小庭院、一户一个小花园、一户一个小菜园,因着紧邻植物园的地理优势,大批艺术家也被吸引到勐仑城子村,“艺术旅居”人数逐年增加。2024年勐仑城子村委会城子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

同样是打造乡村旅居品牌,在素有“滇南粮仓”美称的勐海县勐遮镇,水稻是其发展的核心和特色。2022年至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在勐遮镇曼燕村委会曼朗村小组先后投入1200万元沪滇资金打造滇南粮仓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不仅打造了水稻画、观光长廊、田间休息亭等特色景观,还提升改造了村内傣陶手工坊,新建了民族文化体验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高品质民宿等。2025年1月17日,借助着新建成的农文旅综合体,勐遮镇在曼朗村举办了第十二届“渔乐”文化节,吸引了3万多人次前来体验打卡,直接给村小组集体经济和村民们带来约15万元收入。当天,由沪滇资金投入项目的承租方曼朗村西双版纳曼乡野酒店也正式对外营业。

由沪滇资金投入项目的承租方曼朗村西双版纳曼乡野酒店。

勐遮镇曼朗村第十二届“渔乐”文化节。

“春节期间,我们曼乡野酒店的入住率几乎达到了100%。”西双版纳曼乡野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亚茹自豪地说,曼乡野酒店最大的优势在于曼朗村1700余亩的稻田资源,在千亩稻田风景的加持下推出农田乡野酒吧、稻田热气球、稻田咖啡等创新“农业+”模式,打造独一无二的曼朗村“稻田旅居”品牌,让游客留下了、静下来,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新的收入增长点。

据统计,近三年来沪滇项目在助力乡村建设、打造“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品牌上已投入沪滇资金10486万元,涉及西双版纳州67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其中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委会城子村、勐腊镇补蚌村委会会龙村、关累镇勐远村委会城子村已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委会龙利村、打洛村委会曼蚌村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林丽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