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正盛,走进乡饮乡宁家庄村,整洁的沥青路,规划齐整的房舍,路边花木成景,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文体小广场上,几位老人慢悠悠收起小板凳,脸上挂着满足笑意,结伴朝着村里的幸福食堂走去,这自在闲适的模样,是岁月静好的生动写照,也是文明乡风结出的甜美果实。
“曾经,村里婆媳矛盾、邻里隔阂、家庭琐事引发的争吵常常打破村子的宁静。”宁家庄村负责人宁保臣讲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里连续八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表扬那些默默付出、用爱守护家庭的女性,让他们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这些榜样发挥出强大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村里积极挖掘凡人善举,踊跃参与县级以上榜样评选,3位村民脱颖而出,宁家庄村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众人夸赞的“好人之村”。在榜样的带动下,宁家庄村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成了村民们的生活日常,年轻人对家庭的责任感越来越强,亲情的纽带越系越紧。
红白喜事家家都有。过去,不良习俗曾是村民身上沉重的负担枷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让很多家庭压力山大,攀比之风盛行。为改变这种情况,村里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和热心肠的村民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还将相关规定写入村规民约,纳入信用积分。“现在红事不再攀比,白事村里不仅提供祭奠用具,有志愿者也无偿帮忙,自己花的费用非常少了。”有村民介绍。
如今,婚礼回归质朴温馨,彩礼合理适中,婚宴简约却不失浪漫;丧葬仪式在公墓和缅怀堂有序进行,宁家庄累计为群众节约丧葬费用10余万元。村民们卸下了沉重的负担,轻装上阵,拥抱新生活。文明乡风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有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行动。
为解决村里老人吃饭难题,让在外打拼的子女没有后顾之忧,村里利用闲置房屋,在政府关怀、爱心企业助力和村民热心捐助下,打造出了满是烟火气的幸福食堂。食堂窗明几净,只需支付2元钱就可以吃到营养丰富的饭菜,老人们围坐一桌,吃着热乎饭,分享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不断。志愿者们也常来陪伴,帮忙打饭、表演节目,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温暖与欢乐,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彰显。
近年来,乡饮乡高度重视文明乡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把文明新风尚的具体要求细化并融入村规民约。同时,积极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创新打造信用积分超市并实现全乡覆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越来越多如宁家庄村这般的村庄,在浓厚文明乡风的浸润下,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绘就出乡村文明新画卷。“在宁家庄文明乡风已化作生活日常,村民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街道干干净净,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成了习惯,讲奉献、讲奋斗的精神在村子里生根发芽,文明的力量正引领乡村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宁保臣感慨道。
记者:徐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