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他如随影形 62 2025-04-02 22:13 所以一个人上了年纪还当老大是不好的,李隆基如果提前10年主动退休,大唐的强盛至少还会延续30年。 人间烟火 回复 04-03 19:23 这么看好李亨?邺城之战不设主帅就是他干的蠢事吧?跟李隆基逼哥舒翰出潼关一样蠢,一样造成严重后果[抠鼻] 我有个朋友 回复 04-03 00:50 10年还是太少了,从那句“野无遗贤”开始,就注定是下坡路了
点燃我的火焰 59 2025-04-02 20:43 安史之乱,真正的“罪魁祸首”千古罪人李聋鸡! 蒋天庭 回复 04-04 14:14 安史之乱是两大集团的矛盾积蓄的几百年,一次爆发出来。对于河北人来说,没有所谓的大唐盛世。 哥哥乐 回复 蒋天庭 04-06 20:37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最近几十年的新疆都这样,何况1000多年前的胡人
今日多烦忧 39 2025-04-03 09:36 我看到了颜真卿? 曲金烨 回复 04-03 20:43 颜氏兄弟都是文武双全,满门忠烈,最后殉国!颜真卿的书法是历史上前十的存在,甚至前五,所以更出名一些!以为他只是文弱书生!实际上唐朝的书生多是文武双全,像李白都是剑法出众,还给永王当军师起兵造反! 不知是谁 回复 04-03 13:07 对,他一直参与,后来被杀。
苦力哥 26 2025-04-18 23:13 最可惜的就属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仨人了,被基哥逼着打的那叫个郁闷,国之名将啊,楞是成了燕军的经验包,自打这仨军神相继败亡,大唐不可战胜就成了一句笑话。直到香积寺之战,李光弼的绝地反击战,才终于又让西北联军拾起了军魂。
来自深圳的拾贝者 17 2025-04-03 11:18 需要修改一下: 1.哥舒翰,仆固怀恩都能上桌,封常清为什么不能? 2.李嗣业很猛,画的太秀气了。 3.事实上,画上这几个人好像没有聚集过,要不能不会这么艰难。高仙芝和封常清是一对搭档,主要在新疆指挥,来到潼关以后先后被杀。颜真卿和张巡在河北,张巡在安史之乱早期阵亡。哥舒翰只是过渡,只是延缓叛军攻势。真正收拾残局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这对搭档。郭子仪正面应敌,李光弼在河北山西抄叛军老家。 来自深圳的拾贝者 回复 04-03 22:15 不不,你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就是封常清并不是一直在高仙芝身边的,封独当一面担任封疆大吏。他们两个在公元749年就开始分开,高仙芝调任中央,直到751高仙芝又调任河西节度使(甘肃青海一带),高仙芝又把封叫过去。但是短暂相聚后,752年唐朝廷又将封常清调回新疆,然后安西和北庭两个军区都归封管辖,彻底与高仙芝分开了。他担任司令员期间封常清多次打退吐蕃进攻,并且在753年远征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获胜。直到755年,安史叛军进攻河南,恰封常清回中央述职,派封赶往河南,指挥洛阳保卫战。封匆忙组织老百姓抵抗,失败,撤退到陕西,755年12月才再次与高仙芝相聚,然后一起撤往潼关。756年元月,两人一起被杀。 奥古 回复 04-03 21:28 高仙芝最擅长长途奔袭,应该让他带上安西军直接掏了安禄山老窝!
青女皇 15 2025-04-03 08:34 颜真卿 用户10xxx30 回复 04-03 09:15 书法造诣太深,把高尚的品德和军事才能掩盖了,颜家满门忠烈,令人敬佩。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回复 04-03 14:06 那个是颜真卿的侄子,还是同辈,颜真卿给他写了篇祭侄文稿
我即我 10 2025-04-04 07:32 颜杲卿是文官,不过被迫领兵打仗罢了,另外有的朝代高级将领好像都是文官,比如宋朝和明朝,宋朝武将必须服从文官,明朝的高级将领都是文官,武将只能做到总兵一级,比如吴三桂,祖大寿,再往上就是文官了,比如袁崇焕,而且还得弄一个太监当监军。 来客 回复 04-18 14:11 所以宋和明都弱 布和世遗 回复 04-22 20:22 大唐的时候,出将入相,文武分的没那么清,武将不是老粗,文官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
闪电小猪头 5 2025-04-03 00:59 高仙芝只能站角落 用户13xxx21 回复 04-04 06:24 。。。。高仙芝站角落是不是封常清哥舒翰都要靠边站?你吃第九个馒头才报饱是不是意味着前面八个都可以不吃?
老鹰 2 2025-04-03 12:35 没有了郭子仪,这会还有意义吗? の軒 回复 04-03 17:46 没有郭子仪无所谓,反正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借兵,安史之乱靠的是李泌。 亮剑 回复 の軒 04-03 19:09 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