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柳工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3月31日接待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等6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柳工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8人,为董事长、CEO曾光安,独立董事李嘉明,董事、高级副总裁文武,副总裁李东春,董事会秘书黄华琳,总工程师林明智,财务总监樊丽君,电动化技术与产品研究院院长赵明。调研接待地点为柳工总部大楼6E会议室、价值在线路演平台、腾讯会议。
据了解,2025年国内工程机械景气度将上升,海外整体需求下滑但降幅收窄,公司一季度经营稳中向好,对实现346亿收入和净利率提高有信心。
据了解,2024年四季度公司毛利率因新会计准则变动同比环比有变化,除土方机械外,部分产品毛利率稳步提高,整体产品竞争力增强。
据了解,2024年公司海外各大区均盈利性增长,2025年海外行业预计下行但降幅收窄,公司在应对海外市场变动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策略,电动装载机毛利率受竞争影响国内下降国外增长,公司大型设备和矿山机械有相关发展路径,未来将通过多举措提升净利率,现金分红率预计基本维持在40%及以上,2025年将优化资产质量并制定分季度业绩管理目标。
调研详情如下:
主要交流内容:
1.公司如何看待2025年的行业需求,一季度和2025全年的业绩预期是怎样的?
答:2025年国内工程机械的景气度明显上升,设备自然更新以及政策端和经济预期利好,预计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海外整体需求将延续下滑,但降幅收窄,各区域增速分化,新兴市场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目前公司一季度经营稳中向好,公司对实现346亿收入和净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预算目标充满信心。
2.公司2024年四季度毛利率环比同比均出现了下降,是什么原因?
答:由于新会计准则2024年年末实施,将三包费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影响了四季度毛利和2024全年毛利,按照调整前的会计政策,公司四季度毛利环比是提高的。除了土方机械,公司的高空作业平台、叉车、建筑起重机械等产品的毛利率也在稳步提高,整体产品竞争力得到增强。
3.公司2024年海外各大区的表现如何?关税壁垒和地缘政治是否影响公司未来的海外业务?
答:2024年,公司海外各大区均实现了盈利性增长,销量整体跑赢行业22pct,全年海外收入增长20%,新兴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0%,并在拓展欧美高端市场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各区域的收入结构得到优化。
2025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壁垒激增,对于海外市场来说,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一年。公司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行业环境变化复杂,行业预计会继续下行,但降幅会有所收窄。柳工深耕国际市场22年,全面国际化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拥有高素质的海外团队和丰富的全球化运营经验,对海外市场的变动一直保持高度敏锐和积极应对,对北方特区、欧美和新兴市场,公司已制定和执行针对性的策略,以充分把握市场机遇,保障未来海外收入的稳健增长。
4.公司的电动装载机毛利率如何?未来出口预期是多少?
答:受行业竞争影响,国内电动装载机毛利率相比2022、2023年有所下降,但公司依旧保持了在业内相对领先的毛利率,市占率保持第一,电动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得到巩固。公司2024年电动装载机海外销量增长500%,海外电动产品保持高于海外整体的高毛利率。预期2025年公司的电动产品出海依旧保持良好势头,并逐渐提升欧美高端市场销量。
5.公司的大型设备产品和矿山机械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答:公司深耕土方主业多年,技术储备丰富,预计200吨位矿用挖掘机将在2025年上半年下线,T系列的10吨、25吨以及50吨大型装载机渐进下线并逐年形成批量销售。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矿用卡车、矿用铲运土方设备的全面矿山设备矩阵,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完善组合和技术方案。2024年公司下线了智慧矿山3.0系统,各类新能源矿用机械设备也得到商用突破。未来将围绕“全面国际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的战略发展矿山业务。
6.公司未来净利率的提升路径是什么?
答:2025年以及未来,公司将全面构建战略性成本管控体系,从研发设计、采购和制造三大关键环节入手,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公司以“盈利增长、业务增长、品质提升、能力成长”作为经营的核心主线,通过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优化内部运营流程,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减值及期间费用,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保障,进而实现净利率的稳步增长。
7.未来的现金分红预算是否保持稳定?
答:一直以来,公司锚定提升经营管理效能与盈利质量的目标,矢志为股东打造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体系。公司每年会综合考量年度盈利情况、现金流状况,结合公司战略规划与发展需求,审慎制定分红方案,2023年公司分红率45%,2024年超过40%,未来也将基本维持在40%及以上的分红率水平。在这一动态调整机制下,随着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总体股息率稳步提升,增强股东对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8.公司2025年的减值和业绩平滑计划是什么?
答:2024年,公司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为5.79亿元,占营收的2%。与2023年相比,实现了较大改善,损失额减少2.07亿元,损失率下降0.9个百分点。
从行业对标情况来看,公司对组合计提的政策比例偏高,展现出较为谨慎的财务策略。2025年公司把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质量,当作重要经营目标,全方位推动资产管理工作落地实施。同时,公司将紧密贴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规律和周期性特点,兼顾公司内部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分季度的业绩管理目标。针对重大费用、减值处理等关键事项,提前开展规划部署,进而避免季度业绩过大波动。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