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用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淘汰,技术与基建的双重挑战

金融界 2025-04-02 09:25:24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行业也面临着从“投入竞赛”向“淘汰竞争”转变的关键节点。2024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突破20%,销量同比增长34.93%,但与此同时,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路线多样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渗透率加速提升,市场进入转型期

近年来,国内商用车市场在经历了销量高峰后,逐渐进入转型调整期。2017年至2021年,我国商用车年销量连续五年超过400万辆,但自2022年起,销量趋于稳定,年均销量约为373万辆。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和渗透率成为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标志。2023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约为11%,而2024年这一数据已提升至20%,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数据,2024年全国商用车累计批发销量387.39万辆,同比下降3.95%,但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达58.47万辆,同比增长34.93%。

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山东重工集团新能源转型发展总监王琛指出,新能源商用车正经历从政策助力和特定场景突破的第一阶段,向报废更新补贴、电池成本下降、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二阶段转型。预计到2030年,随着固态电池、超级快充等技术的发展,新能源重卡年销量将达到百万辆量级,中长途应用场景将全面爆发。

技术路线多样化,成本经济性成关键

在技术路线方面,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呈现出多样化探索的态势。纯电动、氢能、甲醇、醇氢电动等多种替代燃料技术并行发展,成为企业角力的重点。DeepWay深向创始人万钧表示,随着超充技术的发展,纯电动重卡将拥有光明未来。而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则认为,醇氢电动路线通过多种动力混合,能够解决里程焦虑、电池自重等问题,同时降低整车成本,兼顾环保与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对新能源商用车初期购置成本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升。王琛指出,2023年换电重卡在新能源重卡中的占比从前年的近60%降至30%左右,这表明客户已从关注初期购置成本转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也提到,新能源重卡已进入对成本经济性要求极高的煤炭运输场景,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市场认可度。

基础设施不足,行业淘汰赛加速

尽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痛点。万钧指出,当前国内绝大多数高速公路的新能源充电桩功率低、车位小,无法满足新能源重卡的充电需求。罗畅国也提到,重型商用车的补能设施仅在局部地区得到满足,无法形成全国性网络,这导致不少非固定线路的大货车车主因补能不确定性而放弃选择新能源车型。

对此,华为提出将打造兆瓦级超充物流干线,计划于2024年布局500千米以下线路100条,500至800千米线路3条,800千米以上线路1条,以推进中长距离物流运输场景的电动化进程。然而,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仍可能加速行业的淘汰赛。罗畅国预测,随着乘用车市场淘汰赛的加速,商用车行业或在2025年至2026年更快地进入淘汰赛阶段。

市场竞争加剧,技术与基建成决胜关键

在国内商用车中短途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产品价格不断下探、企业利润下滑、研发费用占比下降,导致技术突破难度加大。罗畅国指出,当前许多企业依靠海外销售反哺国内才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客户端也呈现车源过剩、货源不足的矛盾,运价低迷,散户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总体来看,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期。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和技术路线的多样化,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和技术突破的难度,将成为企业能否在淘汰赛中胜出的关键因素。未来,如何在技术与基建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阅读:4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