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地震引发锡矿“告急”?中国会受影响吗?

全球锡供应再起波澜。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最新消息,截至3月31日12时,缅甸强震已造成2056人死亡。

作为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缅甸锡供应量约占全球总供应量的15%-20%。受地震消息影响,28日当日伦锡盘中涨近4%,沪锡主力合约夜盘最高涨超3%,一度突破29万元/吨关口。截至3月31日下午收盘,沪锡主力合约报收282350元/吨,日内涨幅0.41%,已连涨四个交易日。

缅甸锡矿产量约九成由佤邦地区贡献。虽然佤邦地区不是本次地震的震中,但地震可能导致矿山塌方、人员伤亡,以及造成对缅甸北部山区矿石运输道路的破坏,对缅甸锡供应链产生直接冲击。

01

地震或导致佤邦锡矿复产困难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近二十年来,全球锡资源量不断收缩。2023年锡资源储量约为430万吨,同比下降6.5%,为近二十年最低。全球锡矿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中国、缅甸等国家。其中,缅甸的储量约为7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5.1%。其核心产区佤邦贡献了该国90%的产量,更是中国锡矿进口的重要来源。

然而,2023年,瓦邦地区自当年8月1日起全面暂停所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和加工活动,以应对过去十余年破坏性采矿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2024年,因佤邦地区武装冲突升级,当地锡矿停产数月,导致全球锡矿供应出现较大缺口,中国从缅甸进口锡矿的占比也大幅降低。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机构安泰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锡精矿5.2万金属吨,其中1.5万金属吨来自缅甸,约占总进口量的28.85%,此前约占50%。

今年3月26日,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宣布将于4月1日举行曼相矿区复工复产座谈会。曼相矿区是佤邦最主要的锡矿区。但随后发生的地震无疑加剧了佤邦地区复产的困难。

此次地震虽未直接冲击佤邦主产区,但“地震可能会对锡供应链产生直接冲击。”国信期货有色首席分析师顾冯达表示。一方面,露天矿集中的佤邦容易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尾矿泄漏,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毁,矿山可能被迫停工;另一方面,缅甸锡矿主要依赖陆路(中缅边境)和湄公河运输,震后道路、桥梁损毁或令矿石出口延迟1-2个月。尽管目前尚未有锡矿坍塌的新闻流出,但地震所引发的对原料供应的担忧情绪在短期内或将给予锡价上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核心产区佤邦地区外,缅甸曼德勒等在此次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地区,也是重要的锡矿产区。

02

全球锡供应扰动,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今年以来,全球锡供应端频繁扰动市场情绪。

3月13日,位于刚果(金)的全球第三大锡矿Bisie矿山的运营商AlphaminResources宣布,因当地武装冲突升级,已暂时停止矿山的运营。该消息直接导致当日沪锡和伦锡盘面大幅拉涨。

Bisie矿山2024年锡精矿产量达1.73万吨,占全球锡矿供应量的约6%。同时,在减少缅甸锡精矿进口量后,刚果(金)也成为中国锡矿进口的最大来源国。

彼时,国际锡协表示,Bisie矿山暂停运营后,锡精矿市场的紧缺状况预计将大幅恶化,但是佤邦锡矿的复工复产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一定程度地缓解供应方面的压力。

缅甸突如其来的地震,无疑扩大了2025年锡供应缺口。

从需求端看,锡产品广泛运用于半导体芯片、5G通信、光伏电池、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光伏组件抢装潮带动焊锡需求,印度电子产品制造扩张及欧洲新能源产业复苏亦推动其消费增长。下游实际需求强劲,或推动锡价进一步上涨。

展望后市,顾冯达表示,短期内受缅甸地震、非洲地缘冲突的影响,市场对锡矿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高涨,由此引发的恐慌性采购或将助推锡价在短期内冲高。但缅甸地震对锡价的冲击程度仍旧取决于矿区的实际受损情况,若未来两周缅甸矿区复工进展顺利,锡价将从高位逐步回调。

0 阅读:42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