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平安守望员”增强“群众主体性”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2025-04-03 14:58:21

《民生周刊》记者于海军

“我们的小区我们管,我们的小区我们爱。平安守望员要用行动影响带动身边人,建设好小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建设社区平安守望员王奉春对《民生周刊》记者说。她与邻近小区的姐妹们一起,每天穿梭于社区内的各个小区,清理卫生、排查隐患、修理公共设施、陪伴孤寡老人聊天,一件件暖心好事,数都数不过来。

近年来,沈阳市沈北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为核心,探索出“平安守望员”基层治理新模式。

这一模式通过发动群众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记者近日通过实地走访,从机制创新、服务成效、长效发展三个维度,梳理沈北新区“平安守望员”的实践经验。

▲辉山街道人和社区平安守望员到社区阳光之家为残疾居民理发、打扫室内卫生。

机制创新,构建“平安守望员”基层治理新体系

走进新城子街道德育家园小区,平安守望员廖福朋正在排查居民“小开荒”隐患。为防止居民放荒影响铁路沿线安全,廖福朋提醒居民,严禁在铁路沿线点火放荒,并及时与社区联系,要在醒目位置贴上警告标牌。

近日,辉山街道人和一期小区平安守望员孙红霞在园区巡查中发现广场路灯杆倾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她第一时间上报社区网格员,配合物业人员共同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正良街道黄金四号小区平安守望员王革,在巡查时发现排水井井盖出现损坏且松动,他赶忙找来木板覆盖在损坏的井盖上,临时搭建起安全隔离区域,提醒过路居民注意脚下安全,并第一时间上报社区网格员,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近年来,沈北新区针对老旧小区多、网格员力量不足等问题,于2024年12月启动“平安守望员”制度。首批在52个老旧小区试点,优先招募老党员、退休人员、志愿者等热心居民。他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触角”。沈北新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3个月的调研,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平安守望员的职责包括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特殊群体关爱、环境卫生清理等四大类任务;明确补贴发放标准,面向平安守望员每个小区每月发放300元补贴。今年3月提质扩面,由首批52个试点小区增至80个老旧小区。

沈北新区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五级治理体系,将平安守望员纳入网格化管理。2024年12月27日召开“平安守望员培训暨‘两节’保平安誓师大会”,通过岗前培训,提升平安守望员网格管理、群众沟通等能力。同时,建立党员中心户、楼栋党小组等组织架构,强化党建引领,形成“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设于楼栋”的纵向贯通体系。

依托积分制管理,沈北新区还制定《基层治理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居民参与治理可兑换生活用品,目前已累计5.6万人次参与兑换。这种“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促参与”的模式,激发了群众的自治热情。

▲虎石台街道建设社区平安守望员进商铺开展安全宣传。

优质服务让社区安全、暖心

平安守望员常态化巡查小区,重点排查电动车飞线充电、楼道堆放、燃气管道封包等问题。截至今年3月,已累计消除安全隐患316处,发放反诈宣传单2000余份,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

通过“敲门行动”和“暖心行动”,平安守望员调解矛盾纠纷70余起。平安守望员的努力成为社区和谐的“黏合剂”。

虎石台街道地质机厂小区居民楼下水道堵塞返水,对于疏通一事住户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平安守望员王红与林亚君亲自动手帮助居民疏通下水道,不用居民花一分钱就解决了这个棘手难题。

道义街道惠生新城小区平安守望员杨桂芳在巡查走访中发现,居民因打扑克产生矛盾,经过她的调解,居民们重归于好,守护了邻里和谐。

在清水台街道前屯楼小区,平安守望员杨玉琴得知一居民家中因楼上空房暖气管断裂跑水造成水灾,她第一时间帮助联系楼上居民,协助沟通,不仅迅速破解了楼上跑水,还帮助双方很快协商好了赔偿事宜。

近年来,沈北新区聚焦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晒被子”“送饺子”等个性化服务。仅今年3月,平安守望员就累计帮扶特殊群体近200人次,如道义街道北苑社区惠生新城小区平安守望员杨桂芳为重病老人擦浴喂饭;新城子街道云峰西小区平安守望员吴宝良为孤寡老人收拾杂物、买菜做饭;清水台街道前屯楼小区老人去社区不方便,平安守望员杨玉琴到11位老人家中帮助办理领取高龄补贴资格认证。此外,沈北新区联动幼儿园,组织开展“学雷锋”宣讲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代际传承。

沈北新区还组织网格员、物业清理楼道杂物、修复公共设施,今年3月以来,累计整治环境407处。正良街道鑫欣社区弃管园区卫生由平安守望员主动维护,虎石台街道老旧小区通过联合治理变身“花园小区”,居民参与度显著提升。

长效发展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形成品牌效应

近日,道义街道惠民新城小区平安守望员吕连娣、龚岩在巡查中发现一居民有自杀倾向,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并联系社区、物业、开锁公司等,共同开展救援,最终居民被抢救下来,平安守望员陪同居民到医院直至深夜。

虎石台街道建设社区的一库小区和南二小区的楼房楼龄都已超过40年,两个小区的平安守望员联合治理,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平安守望员带领志愿者们共同整治环境,把两个老旧小区变成无垃圾杂物堆积、无杂草丛生、鲜花满地的花园小区。

近年来,沈北新区推动“邻里守望”与“邻里圈”融合,吸纳辖地物业、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在道义街道,当地通过“邻里圈”实现诉求“快响应”,北苑社区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共130人,形成了“联动服务”模式。

沈北新区依托“友邻文化艺术节”“学雷锋宣讲”等活动,打造“邻里守望”文化品牌。2024年9月辉山街道蒲兴社区举行中秋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月饼DIY等增强社区凝聚力;2025年3月,学雷锋纪念日期间,各街道还以“身边榜样”传递助人精神,强化居民认同感。

沈北新区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群众主体性”的激活:一是通过制度设计将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二是以积分激励荣誉感,提升长期积极性;三是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形成治理合力。这一经验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善治沈北”基层社会治理样本。

沈北新区“平安守望员”制度,不仅是基层治理的工具创新,也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机制赋能、服务细化、文化浸润,这一模式成功破解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实现了安全、和谐、幸福“三提升”。

未来,沈北新区将进一步扩大“平安守望员”制度的覆盖范围,优化数字治理工具,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7期、3月3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0 阅读:1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该账号由《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