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兰州4月3日电(记者高翔)“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创新驱动,让科技赋能文化传承,谋划建设了长城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重现长城历史场景……”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4月3日召开的“改革进行时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嘉峪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峪关将持续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文旅资源潜能,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力争到2026年建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天下第一雄关”成为展示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为了持续擦亮“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嘉峪关先后出台《嘉峪关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嘉峪关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补贴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编制《嘉峪关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工作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甘肃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文旅资源系统性保护与开发。2023年11月,嘉峪关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是全国唯一以长城专题开展保护利用示范的城市。
文物“活”起来、产业“火”起来,嘉峪关高起点推进长城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和展示利用,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关城、关城里、方特丝路神画“三大景区”目前已实现全面贯通。2024年,嘉峪关关城景区成功入选全国5A级景区品牌百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为了给品质旅游提供‘硬支撑’,嘉峪关市冠名开通了‘嘉峪关·1号’和‘嘉峪关·2号’动车,嘉峪关到省会兰州的行程缩短至4小时以内,到西安市实现朝发夕至。”据嘉峪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峪关还实施了机场改扩建工程,目前航线达21条,通达城市18个。2024年嘉峪关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创通航71年来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嘉峪关还创新推出了全国首部边塞史诗剧《天下雄关》和全国首个长城实景沉浸式夜游项目《天下嘉峪关》,培育打造了国际铁人三项赛、长城马拉松等一批品牌节会赛事,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2024年,嘉峪关共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旅游花费80亿元,分别增长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