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册亨县秧坝镇种植的木耳长势喜人,迎来采收旺季,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木耳供应市场,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福尧村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上挂满了色泽黑亮的木耳,层层叠绕,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间,忙着采摘、搬运木耳。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采收第三茬,每天都有30余名工人采收,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秧坝镇福尧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王永毕说,福尧村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种植、管护到采摘、分拣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如今的木耳基地不仅是丰收的田野,更是村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
“我们在这里上班,一天得100块钱,活路又轻松,隔家又近,我们去来也方便。”务工群众岑建芬说。
“我们是今年1月份开始种植黑木耳,面积有50亩,每亩地预计收入6000元左右,今年预计收入30万元左右。”秧坝镇福尧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永毕表示,种植黑木耳的经济效益不错,明年准备多种一点,同时,鼓励在家村民前来务工,增加大家的收入。
而在相邻的者术村,黑木耳种植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发展历程。起初,黑木耳种植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让大家对种植黑木耳望而却步。秧坝镇党委政府通过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前往木耳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开展培训等方式,让村民们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并鼓励大家发展黑木耳种植。
“2021年,我们村开始试种黑木耳。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技术也不成熟,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专家指导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慢慢掌握了种植窍门。”秧坝镇者术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王为锦说,者术村的黑木耳从最初的几亩试验田,发展到现在60余亩、60余万余棒,年产值30余万元,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拓展销售渠道,打造特色品牌,让者术村黑木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领大伙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秧坝镇的黑木耳产业,从最初的艰难尝试到如今的规模化发展,小小的木耳不仅成为村民们的“致富宝”,更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今年,秧坝镇计划分批次种植黑木耳1000亩,目前福尧、者术、板用等村已种植黑木耳650亩400余万棒,吸纳群众就近就业1000余人,发放务工费150余万元。
通讯员:杨德举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