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佬跑一天滴滴,给所有网约车司机上了一课:99%的人都不会跑车

司机指南 2025-03-25 18:14:07

这两年网约车行业内卷严重,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这个行业门槛低,不管你是有没有文凭、有没有经验,只要有个驾照就能入行。加入的司机多了,钱自然也就难赚了。

有人说,现在网约车已经被算法绑架了,理由无外乎都是算法越来越厉害,会让你赚到钱,但是又赚不到太多钱。

但是网约车真的是个没门槛的行业吗?跑了这么多年网约车你真的会跑车吗?

最近,著名管理咨询行业企业家刘润老师记录了他在上海开滴滴的一天,刷爆朋友圈,不仅让普通人深受启发,也让很多网约车老司机直呼,开了几年的网约车居然让一个只开了一天网约车的人给上了一课。

截图来自刘润视频号《刘润:我在上海开滴滴》

大家都认为开网约车是体力劳动,为什么有人月入5000,有人月入20000?刘润老师从网约车大神臧勤身上找到了答案。

藏师傅曾经是“上海滩最牛的哥”,2006年上海普通出租车司机每个月收入只有三四千的时候,他就能拿到8000元以上。当时全公司有司机两万人左右,其中只有两三个人,每月能拿到8000元以上,而臧师傅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转行跑网约车,臧师傅依然是最牛逼的司机——

大家都是知道上海网约车司机卷,普通网约车司机大约一小时收入50元,一天开14小时,全天收入约700元,但是用车成本也很高,车租、吃饭、充电乱七八糟的加起来开一天网约车的总成本是540元,很多师傅为了省钱舍不得租房子,吃住都在车里。

但是臧师傅说他能做到每小时都不低于80元,一天业绩做到800元,但他只需花9小时,他每天早上五点开到下午两点,到点就下班回家,洗澡、睡午觉。

而这背后的秘诀是,臧师傅一直用“生意人”的视角来跑网约车。这就是刘润所说的,一名优秀的滴滴司机,需要像CEO一样思考战略,像CFO一样精算成本,像COO一样优化流程,像CMO一样经营客户。

臧师傅说,99%的驾驶员卷的是时长,但他觉得卷的应该是时效、认知。普通司机以为“接单越多=收入越高”,臧师傅却先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每小时成本(租车、充电、餐费、社保等)约45元。如果一小时赚不到45元,那就是“亏本生意”。比如,高峰期堵在市中心接短途单,看似流水高,实际扣除成本后利润微薄。所以他选择只接高时效订单,比如清晨5点的机场预约单,45分钟赚150元,远高于堵车时段的低效收入。

当你因进入订单平峰期没单而焦虑的时候,藏师傅却说别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他用携程,接机场的订单;用嘀嗒顺风车带客出机场;用滴滴接早高峰;把各个平台当作为他打工的”下属“。关键是要知道,每个为他打工的”下属“,什么时候有单,有优惠,有奖励 ,有补贴,用好每个下属。

文章和视频中还提了很多对司机有用的干货。首先,要升级战术,学会运用“扫马路、抢预约、打区域、薅羊毛”的组合拳。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技巧和经验。比如,“扫马路”时,要熟悉当地的热门商圈、写字楼、交通枢纽等区域,提前预判乘客的需求;“抢预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及时响应乘客的预约订单;“打区域”时,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运营策略;“薅羊毛”时,则要关注平台的各种优惠活动和补贴政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增加自己的收入。

从逆向思维到接单区域时段性的分布选择,全部都是通俗易懂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也获得了很多滴滴大神的认可。所以如果你是新手司机,在跑车时毫无头绪的时候,真的推荐你们去把完整视频好好看一遍。

网约车现在的确没有以前好跑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你只会抱怨,而不去想办法改变现状,那注定就要被淘汰。就如视频里所说的,每一名司机都是行驶在道路上的创业者和心理调节大师,而跑网约车更不是外人所说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懒人专属。

在内卷的网约车行业,真正稀缺的不是工作时长,而是单位时间的价值。大神之所以成为大神,是因为他们会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了解平台规则,善用平台规则,才能跳出“越跑越穷”的怪圈。

0 阅读:1
司机指南

司机指南

关注出行行业,搜索关注网约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