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五千年,朝代更迭,风云变幻。诸侯争霸,帝王定鼎,群雄割据,定城为都……那些荡气回肠的历史早已融入烟云,但见证沧海变迁的古都却被留了下来。它们在岁月磨砺和人间烟火的共同成就下,逐渐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存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千余年,其中前一千年,政治中心如同一个钟摆,在长安和洛阳之间不断摆动。这也引起了洛阳和长安究竟谁才是“第一古都”的争议。
从夏商到秦汉再到隋唐,长安与洛阳被多个王朝定为国都,两者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往往一者作为国都时,另一者充当“东都”或“西京”的角色。而在我国藏着这么一个地方,它与西安齐名,比洛阳人少!这才是最委屈的七朝古都,你去过吗?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座最伟屈的七朝古都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一样的风景?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安阳的那些事。
安阳市,古称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安阳位于中国河南省最北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安阳市西临长治,东接濮阳,北临邯郸,南接鹤壁、新乡,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自北魏天兴四年(公元401年)至宋朝,安阳是相州治所。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升相州为彰德府。元朝改称彰德路,明清仍为彰德府。1913年,撤销彰德府。
1952年11月30日,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为地级市。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仅古都就占了四个,安阳是其中之一。但显然,与郑州、洛阳、开封等古都相比,安阳的名气小了许多,也因此被喻为藏在河南的“扫地僧”。事实上,作为“文字之都”,安阳的历史同样厚重。“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也是精忠报国岳飞的家乡。
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安阳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3300年前,这里曾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在今天的安阳城区西北部,就是商朝都城遗址殷墟,也是安阳最知名的旅游景区,这里出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殷墟目前出土的青铜器已超过5000件,其中最出名的当数国家一级文物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文物。
商朝人将自己征伐田猎、农牧祭祀等动作场景化为文字形象,创造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系统——甲骨文。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的文峰塔是安阳城的地标建筑,也是绝佳的登高观景平台。文峰塔的外形在全国独一无二,从下向上,一层大于一层,跟常见的宝塔正好相反。下边重、上边轻成为塔基稳固的原因。从明代到现代,安阳经历过7次较大的地震。上大下小、看似不稳的文峰塔却始终未受太大影响。
安阳城西,太行山脉陡然耸立。它是安阳的天然护卫,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特别适宜农业生产,成为“盛产”古都的大“走廊”。“走廊”北端就是今天的中国首都北京,往南,依次分布着距今两三千年的多座古都。安阳,地处这条“走廊”南端,可谓是这片区域内最丰饶的所在。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河南安阳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与西安齐名,比洛阳人少!这才是最委屈的七朝古都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