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平坝羊昌乡:抢抓农时忙春耕水稻育苗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 2025-04-06 16:59:1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时期。4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平坝区羊昌乡稻香村的区良种繁育场,只见两条自动化的育苗流水线正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秧盘。工人们有序地在机器上放置育秧盘、育秧基质、水稻种子,随后,机器便自动完成摆盘、填土、洒水、播种、覆土等一系列工序,制作出一个个规格统一的标准化秧盘,工人们再将秧盘堆叠成堆,送往温室大棚进行集中培育,为后续的机械化插秧提供坚实保障。

“利用机械化育苗,我们在育苗环节的人工成本大约降低了80%。”安顺市平坝区君合科技农业有限科技公司负责人杨剑君介绍,通过引入机械化育苗方式,公司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在春耕生产中抢占了先机。今年,公司已购进优质水稻种2600公斤,能够育苗52000盘,可移栽至4000余亩大田,辐射羊昌乡云头村、稻香村、昌河村和陈寨村等村寨,占到全乡水稻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

除了机械化育苗外,传统的人工播种因培育出秧苗较高的抗逆性和成活率而备受群众青睐。在离良种繁育场不远处的稻香村黄土桥组,村民们挽起裤脚下到田间地头,三两一组,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有条不紊且娴熟地进行着各项工序:整理秧田、撒种、压泥、覆膜……每一道工序都流淌着对丰收的期盼。“人工育苗工序虽然复杂,但是育出的秧苗抗倒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要强一些。今年,我们特别针对优质稻米品种‘金麻粘’作了传统人工育苗,期望能够培育出更优质、更抗病的秧苗。”贵州万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留芳是一名“80后”新农人,今年他向当地群众流转了6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通过向农户发放优质谷种,以期更好地推广“平坝大米”特色品种,提升“平坝大米”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悉,羊昌乡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2000余亩,作为“平坝大米”的主产区之一,为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自入春以来,羊昌乡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的目标,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紧盯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抓好农业物资储备、农机调配、早稻播种、病虫防治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等工作,以“满格”状态冲刺粮食生产“开门红”,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0 阅读:0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

主推贵州省内重大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