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危险的边境线上,边防战士们面对的敌人,比大家想的更可怕,更防不胜防。
在新疆北湾这片被称为“蚊虫王国”的土地上,每立方米空间就盘踞着数千只蚊子,体型巨大如蜜蜂,凶猛异常。
它们才是边防战士真正的对手,甚至已经有7条忠诚的军犬,倒在了这些微小却致命的敌人面前。
在这片危机四伏的边境线上,战士们和他们的军犬伙伴,到底是如何跟这群比敌人更可怕的“敌人”战斗的?
炎龙的告别2022年8月新疆北湾界河上,一艘巡逻艇缓缓驶过,艇上一位战士紧紧搂着一条德牧,一人一犬迎着风,感受着这条他们共同守护了八年的界河的呼吸。
这条军犬名叫“炎龙”,今天是它退役的日子,北湾边防连有个传统,退役老兵都要乘艇巡逻,作为他们的告别仪式。
对“炎龙”来说,这趟巡逻更是意义非凡,它怕水,八年来,训导员很少带它乘船,如今它终于有机会,以“老兵”的身份,巡视这片它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八年近9000公里的巡逻路,700多次的界碑描红,炎龙的名字,早已和北湾的界碑、额尔齐斯河的波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它曾是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战友们最忠诚的伙伴,初到北湾时,炎龙也曾像其他新来的军犬一样,对密密麻麻的蚊虫感到恐惧,甚至把头埋进土里,不愿前进。
但它很快就适应了这片土地,展现出惊人的毅力,被蚊虫叮咬,一声不吭,巡逻累了,只喝几口水,继续前进。
告别巡逻,回到连队,还有一顿特别的“退役餐”等着炎龙,喷香的鸡肉和鸡蛋,是它最爱的食物。
下午在中哈39号界碑前,训导员握着炎龙的爪子,最后一次为界碑描红,此后退役的它会到收养家庭,安享晚年。
炎龙的离开,让目睹这场告别仪式的战士们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一起战斗,最终却永远留在了北湾的七只军犬。
它们也曾像炎龙一样勇敢、忠诚,为了守护边疆奉献了生命,这片土地见证了它们的忠诚,也埋葬了它们的英魂。
比敌人更可怕的存在炎龙的故事,只是北湾边防战士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片土地上,比敌人更可怕的“敌人”,是那无处不在、密密麻麻的蚊虫。
新疆北湾这片被誉为“蚊虫王国”的地方,蚊虫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复杂,让人咋舌。
据统计这里每立方米空间的蚊虫数量可达数千只,远超一般地区的数十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一巴掌下去,就能拍死上百只蚊子。
这里的蚊子不仅数量多,个头也大,有些甚至能长到蜜蜂般大小,嗡嗡作响,让人毛骨悚然。
北湾边防连的战士们,对这里的蚊虫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还编了一套顺口溜:“点着牛粪打篮球,烧着茅草上厕所,蚊帐里面开班会,夏穿棉袄去巡逻”。
这看似轻松诙谐的顺口溜,却真实地反映了蚊虫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要想打篮球,得先点燃一堆牛粪,用浓烟驱散蚊虫。
上厕所也要先烧些茅草,才能避免被蚊子“围攻”,就连开班会,也得在蚊帐的保护下进行。
而夏天穿着棉袄巡逻,更是北湾边防战士的“标配”,厚重的衣物,是抵御蚊虫叮咬的唯一屏障。
曾经一个工程队来到北湾,准备进行一些施工建设,面对如此恐怖的蚊虫大军,他们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工人穿着防护服,也难以抵挡蚊虫的疯狂进攻,短短几天,就被叮咬得遍体鳞伤,苦不堪言,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弃施工,匆匆撤离了这片“蚊虫地狱”。
而边防战士们,却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里,蚊虫“战斗”,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对战士们来说,防护服、防蚊帽、特制的驱蚊药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但对于军犬来说,它们却没有这些保护措施,战士们会为军犬涂抹防蚊液,甚至还为它们定制了防蚊服,但面对数量庞大的蚊虫,这些努力显得杯水车薪。
炎龙能够善始善终,战士们虽然不舍,但也欣慰,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七条军犬兄弟,因为蚊虫叮咬感染疾病,最终不治身亡。
血肉之躯丈量国土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矗立着一座座界碑,它们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边防战士们誓死守护的目标。
每一座界碑,都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对于北湾边防连的战士们来说,守护界碑,更是一场恶劣环境和蚊虫大军的持久战。
前往界碑的巡逻之路,充满艰辛,战士们需要穿越茂密的森林,蹚过泥泞的沼泽,每一步都充满。森林中荆棘密布,遮天蔽日,稍有不慎就会被划伤。
沼泽地更是危机四伏,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深不见底的泥潭,一脚踏错,就可能深陷其中。
而在这过程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无处不在的蚊虫,全副武装也难以完全抵挡蚊虫的侵袭。
防蚊帽下的脸庞,依然会被叮咬得红肿不堪,厚厚的防护服里,也常常能感觉到蚊虫的爬动。
有时为了补充体力,战士们需要在密林中搭建临时帐篷,但在帐篷里,也无法摆脱蚊虫的骚扰。
吃饭、喝水,都必须在防蚊帽的保护下进行,否则顷刻之间就会有无数蚊虫涌入口鼻,让人窒息。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边防战士们从未退缩,他们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界碑。
在北湾边防连,有一位名叫吴春思的班长,他已经在这里坚守了十四年,十四年他经历了无数次巡逻,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
蚊虫的叮咬,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从未抱怨。
生态难题科技探索面对如此猖獗的蚊虫,彻底清除它们是不是可行?答案是不行。
北湾地区的生态系统复杂而脆弱,蚊虫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如果被彻底清除,可能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甚至引发难以预料的生态灾难。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蚊虫数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改善边防战士们的生活条件,边防部队近年来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了“防蚊公寓”。
这些公寓采用特殊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有效地阻隔了蚊虫的入侵,为战士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
同时连队还安装了太阳能灭蚊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蚊虫的数量,科技的力量,正在逐渐改变着北湾边防连的生活。
除了改善居住环境,边防部队还在不断探索新的防护装备,新型防蚊服采用更加透气轻的材料,并在面料中添加了特殊的驱蚊成分,有效提高了防蚊效果。
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些热心群众得知边防军犬饱受蚊虫叮咬之苦后,自发为它们定制了新款式的防护装备,帮着一起想办法。
这些小小的举动,体现了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也为战士们增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结语守卫边疆,哪有那么容易,不是只有荷枪实弹跟敌人对抗才叫战斗,在北湾跟蚊子“搏斗”,才是每天的必修课。
向所有戍守边疆的战士们致敬,他们不仅要面对看得见的敌人,还要对抗看不见的“敌人”,这份毅力和恒心,正是我们民族之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