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开窍了,焦虑就消失了

梦诗语霞 2025-02-20 17:06:20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看似荒谬却又真实存在的状态:越是想要逃避某些东西,它就越如影随形,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困扰。这背后的秘密,其实与我们对事物空间的感知以及大脑处理“远体空间”和“近体空间”的方式密切相关。

时间回到几十年前,神经科学家们开始了一场对大脑神秘领域的探索之旅。他们在无数个日夜的实验和研究中逐渐发现,人类的大脑在处理“远体空间”的事物和“近体空间”的事物时,运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一发现,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类内心世界奥秘的大门。

那到底什么是“远体空间”和“近体空间”呢?简单来说,一旦某件事物远离你,它就进入了“远体空间”。比如,当你看到娱乐圈里那些闪闪发光的明星时,他们生活在屏幕和舞台上,与我们相隔甚远,这便是他们进入了“远体空间”。这个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的大脑开始释放大量的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就像我们内心的“兴奋剂”,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兴奋。

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无数粉丝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自己喜欢明星的出现。当明星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粉丝们瞬间欢呼雀跃,仿佛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此刻,他们的大脑中多巴胺正大量分泌,他们觉得这位明星格外重要,是自己的偶像。这就是“远香”的奇妙之处。

反之,当某件曾经远离我们的事物逐渐靠近我们,进入“近体空间”时,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就会停止。我们的兴奋感会开始消退,甚至会觉得那个之前吸引我们的事物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比如,当我们终于有机会亲眼见到那位曾经在电视上闪耀的明星,与他近距离接触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他也有疲惫、不那么完美的地方,那种一开始的兴奋感和神秘感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近臭”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很多人对国外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推崇,总觉得国外的月亮更圆一些。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外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存在,属于“远体空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国外生活总是充满了光鲜和美好,大脑因此分泌了大量多巴胺,让我们觉得国外的生活很精彩。然而,当有人真的到了国外生活一段时间,亲身感受它的一切时,就会发现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种最初的向往感就会减少。

再比如,当你想要吃外卖时,在点外卖的那一刻,你可能会充满兴奋,想象着美食摆在餐桌上的诱人模样,期待着它即将为自己带来满足感。可是,当外卖真正摆上餐桌,你开始吃的时候,兴趣往往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因为口味不如预期而感到失落。这同样是因为外卖从“远体空间”进入了“近体空间”,我们兴奋感自然消退。

而我们之所以会对痛苦产生回避行为,就是因为大脑在面对痛苦时,也会将其视为一个“远体空间”的事物,通过逃避来让多巴胺分泌,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解脱。但实际上,越逃避,痛苦就以更大的强度卷土重来。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位职场人士小李,他一直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感到焦虑和痛苦。每天一想到工作,他就觉得压力巨大,于是他选择逃避,逃避与领导沟通,逃避与同事合作,甚至想要辞职。然而,这种逃避并没有让他的痛苦消失,反而让他在工作中更加不自信,工作效率低下,痛苦也就如影随形。

这是因为,逃避痛苦让痛苦进入了“远体空间”,大脑不断地分泌多巴胺,让小李觉得逃避是一种可以让他获得解脱的方式,从而不断强化这种行为。而实际上,当他在逃避的时候,痛苦就像一个幽灵,一直潜伏在他的内心深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感觉不好的时候,想要做出各种改变,比如读书、旅行、锻炼等,试图逃避当下的痛苦。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感到迷茫和焦虑,他可能会利用假期去旅游,以为这样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但实际上,他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依然会被一些琐事困扰,他的大脑依然会提醒他工作的烦恼。因为旅游只是把工作这个“痛苦的源头”从“近体空间”移到了“远体空间”,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答案就是“不逃避”,也就是直面痛苦。“不逃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内心的平静。

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午后,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温暖的阳光。你的内心平静而放松,没有任何杂念,这时你可以自由地进行自己的活动,可能看看书、晒晒太阳,但都不会是刻意为了改变什么。当痛苦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让自己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做任何改变,去感受痛苦、体验痛苦。

就像你在平静的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平静一样,我们要享受痛苦带给我们的感觉。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内心世界的规律,它在现实和内心的世界的表现是相反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抗什么,什么就可能会消失,但在内心世界,唯有我们允许痛苦的存在,它才会从“远体空间”转移到“近体空间”,进而失去它对我们的影响力。

许多曾经长期陷入负面情绪的人,在了解了这种机制后,往往会恍然大悟。他们会笑着感叹:原来不过是头脑处理远近事物的机制不同罢了。

总之,理解大脑对“远体空间”和“近体空间”的处理方式,以及逃避痛苦的本质和后果,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我们面对痛苦时,不要急于逃避,而是勇敢地直面它,才能真正地摆脱痛苦的困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