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有这样一门课程
让你有机会以《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为背景
发挥想象力,创作《西游记》周边作品
游戏、绘画、书法、歌曲、舞蹈……
在北京大学《西游记与中国文化》课程中
同学们脑洞大开
打开了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西游记》
在北京大学的公选课《西游记与中国文化》上,有很多同学创造了不少“小妖怪的故事”,既有《西游记》里有名字的小妖怪“有来有去”“奔波儿灞”“黑熊精”,还有没名字的“陷空山的小妖”,等等。
不仅仅是小说,在这个课堂上还可以看到原创游戏、原创绘画、原创歌曲、原创舞蹈、创意配音、手工翻糖、创意高达、书法诗钞、短视频解说,以及各种“千奇百怪”却“别出心裁”的作品——每周三下午的课堂,仿佛就是一个不断诞生、充满乐趣的“西游宇宙”。
《西游记与中国文化》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均副教授开设,上个学期,全校近20个院系的80多位同学选修课程。这门课程以《西游记》为主题,探讨唐代以来的《西游记》的不同文本的承传与变异,并以此来解读不同时代的文化面目。走进课堂的同学们仿佛也拥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创作出了丰富多样的“北大限定版西游记周边”。
心灵手巧系列
从西游记小说、杂剧等文本中的情节、人物等各种元素出发,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感受力,同学们创作出了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文创周边和海报。
《过鬼母国》四幅
创作者:王哲
《过鬼母国》套画,吸收了课堂上讲授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情节,将《唐僧取经图册》《西游记杂剧》插图的人物、建筑造型与设定融合在内,又给《西游记》画出了新的形象。
《殷氏形象及文创设计》
创作者:杨溢
西游人物殷温娇(《西游记》杂剧、小说文本中唐僧的母亲)作为绘画主题,并根据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作了反映人物心态、身份变化的几种“皮肤”,并设想了可以延伸出的文创产品。
《西游记与中国文化》课程海报
创作者:任海鑫
四张海报分别使用了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和元素,均以师徒四人作为画面的中心,大量使用山和云的元素,代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的坎坷和冒险。
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同学们细致的观察力和超强的动手能力下,诞生了翻糖版的太上老君存储仙丹的紫金葫芦,以西游记连环画为素材的“翻转盒子”,机甲风格孙悟空的高达玩具。
《紫金葫芦蛋糕》
创作者:王安妮
首次出现于吴承恩版《西游记》小说第三十五回,为太上老君存储仙丹的容器。在唐僧一行人西行的路上,太上老君看守金炉与银炉两童子托化妖魔,偷执紫金红葫芦阻挡师徒四人,葫芦后被孙悟空夺走,将二妖化入其中。
蛋糕上部为戚风蛋糕、桃子果冻、卡仕达酱、桃子、草莓粉(顶部调色)。下部为戚风蛋糕、柑橘甘纳许、柑橘白巧克力慕斯、柑橘果冻。
翻转盒子
创作者:朱淇
翻转盒子的图案来源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西游记连环画。全套连环画共20册,图案的灵感来源于其中10册的封面,也是用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来作为翻转盒子的图案。
悟空高达化
创作者:关天雨
前几年,受特摄、动漫文化等影响,日本推出了《SD高达三国传》,把三国中的人物进行了高达化,曹操、刘备、孙权等都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高达,一些炫酷的武器装甲、技能释放、特殊设定给人以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在国内,以水浒传、西游记为题材也设计过同类型的玩具。我想在本课程进行一个小尝试,就是将悟空进行高达化,做一个机甲风格的孙悟空。
如此经典的名著,怎么能少了游戏设计,同学们也根据西游记不同场景和主题开发的飞机大战电子游戏和桌游,在游戏中体味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
《西游棋桌游设计》
创作者:廖宸溪
《爬墙上西天》
创作者:周宗諺
《西游射击大战》
创作者:尚浩彬
能歌善舞系列
“须知:尘世间,并未有,复生神医。康健不易,切当珍惜。”这是作为一名医学生的高瑞宸原创的一首古风歌曲,他选择了第二十四回至第二十六回之间,孙悟空偷人参果被发现一气之下推倒人参果树与镇元大仙结仇,后因不敌镇元子屡次被擒只得四处求医树之道,最终求得如来佛祖救活仙树的故事。
下为歌词
只在一怒间折断草还丹惹恼了镇元仙
天昏遁脱到天晓逃不出袖袍
玉麈抵棍耙袖里乾坤大神通难施只得依他
若能医得树活与我结拜不计过错
东洋海仙蓬莱三星对弈
知树断面露难直言无计
方丈峰太元宫帝君仙栖
太乙丹魂可还灵根难医
瀛洲崖珠树下九老凭几
闻祸事皆大惊药方难觅
落伽山普陀岩求见观音
言难处只望慈悯
净瓶底甘露水可复仙树
尘世间更难寻复生神医
“用数字说话”系列
当人工智能和算法普及之后,同学们开始用一种新的玩法研究《西游记》。使用d3.js和Vue算法将师徒四人取经路线实现可视化,用MBTI和荣格八维视角分析后的师徒四人形象分析后,理解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意义,对妖怪的伤亡情况,以及妖怪的性别、地理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西游取经图》
创作者:李明宣
《西游记》小说中有大量对于地理空间的描述,李明宣同学运用d3.js和Vue算法,试图根据历史记载的玄奘取经路线和小说中出现的地理信息的对比,还原出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地理想象。他将玄奘取经的路线图与小说中的“八十一难”对应的地理位置用网页呈现出来,并实现了简单的交互。
《主要妖怪、伤亡统计与分析》
创作者:郭彦君
借鉴公众号“生活加密不加蜜”分享的案例,用统计学方法证明了《西游记》里被杀死的女妖怪比男妖怪要多得多,这同样也印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歧视的特征。
“展开讲讲”系列
也有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西游记》中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如《与数学》《中妖精的结局》《博弈论视角下的》《中的地质地理现象分析》等等。来自法学院的王月同学则根据《西游记》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使用的律法,针对相关情节制作了普法小卡片,试图以小见大,从文学作品中体察当时社会法制状况。
《从西游记看明代普法》
(西游普法小卡片)
创作者:王月
医学部高瑞宸同学根据《西游记》中的记录为朱紫国国王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会诊”:
《朱紫国国王会诊单》
创作者:高瑞宸
脑洞大开、不拘一格的作品
承载着同学们对《西游记》
这一传统文化经典浓厚的兴趣与独特的理解
在这门课程中
同学们走入属于西游的历史世界与文学世界
理解、创作属于自己的“西游书写”
通过课程的交流与分享
共同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西游宇宙”
这样的宝藏课程
这样辽阔的西游宇宙
你心动了吗?
排版:吴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