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哈达草原火山群位于乌兰察布是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苏木,乌兰哈达草原火山集聚着草原火山群、熔岩地貌及堰塞湖,具有其独特的地质风貌且保存完整,是世界上罕见的全新世有过火山喷发的火山,火山保存完好,基本未遭受侵蚀,是一处天然“火山博物馆”。
乌兰察布草原火山群距乌兰察布市市区约56公里,火山群的南北出入口均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从北京方向进入火山群,进南门较为方便。在南门游客服务中心,自驾车只需要登记证件领取通行证就可以直接进入了。当然直接进入火山群不领取车辆通行证也可以,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进行车辆和人员登记较为妥当。
领取车辆通行证后,沿景区公路一路前行,大约行驶10分钟左右,按照路标指引,就到达了乌兰察布火山群的南门了。在南门完成打卡后驱车继续前行。
驱车行进了大约20分钟左右。来到了一处名叫熔岩河的景点。乌兰哈达熔岩河是由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涌出地面,沿着地势流淌,逐渐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熔岩河就宛如一条黑色绸带,熔岩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弯曲的河道。它是大自然在狂暴的火山喷发之际留下的杰作。冷却后的熔岩呈现出深沉的黑色、褐色与暗红色,与周围的自然景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熔岩表面粗糙不平,绳状、块状、渣状等各种纹理交织,是岁月与自然力量共同雕琢的印记。熔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冷却过程中会结晶析出,形成各种宝石和矿石。
熔岩河中矗立着一座熬包。敖包,蒙古语意为“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蒙古族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认为雄伟的高山是神灵的居所,有通往天堂的道路,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敬畏。
敖包之所以多数选择石头和树枝建筑,是与蒙古族的崇石、崇树的习俗密不可分的。蒙古族有人自石出的神话传说。将石头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这说明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崇石的习俗。敖包不仅是山川神灵居所的象征,也是蒙古族的精神寄托,是祖先灵魂的所在。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沿着木栈道穿行在熔岩河之中。站在熔岩河旁,仿佛能听到远古火山的咆哮,感受到大自然那令人敬畏的力量。
蜿蜒流淌的熔岩河,就如同蒙古大地上的一条神秘而壮观的黑色绸带,仿佛在诉说着曾经那炽热岩浆奔腾涌动的故事。
站在熔岩河栈道上,极目远眺那乌兰哈达火山群,远处的火山巍峨耸立,南北尖山火山、南中炼丹炉火山以及黑脑包火山形态各异,有的犹如圆锥,线条流畅而优美;有的略显扁平,带着岁月侵蚀后的沧桑。
乌兰察布火山群面积约260平方公里,其中分布着30余座时代不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火山。火山活动大致始于约2.6万年前,休眠于距今约6千年左右。乌兰察布火山群是内蒙古高原南缘全新世(距今约1.17万以来)有过喷发的唯一火山群,属广义的活火山。
沿着熔岩河环形步栈道回到停车场,继续驱车前行。
根据路标提示,从乌兰哈达火山群南门至8号火山大约有12公里,离开熔岩河大约又行驶了1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火山顶上建有一座敖包的8号火山-南尖山。
乌兰哈达草原火山群虽然分布着30余座时代不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火山,沿景区公路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8号到3号火山,其中3号、5号和6号三座火山为主要景点。
8号火山名曰南尖山,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体——顶垂体,是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帽状山顶线残留的是古近纪(约三千万年)湖泊沉积砂砾岩,砂岩中含较多硅化木,长者有20-30厘米,直径约5-10厘米。硅化木以木为形,以石为质,对研究古近纪时期的环境及气候有重要意义。
其下是相对年轻的新近纪(约五百万年)汉诺坝期溢流及侵出相玄武岩,其中含有大量晶莹剔透的玛瑙和较多的碧玉。尖山是游人探究远古时期植物特征、了解古气候以及探宝旅游的良好场所。
南尖山上建有牧民传统民族文化象征的敖包,也是察哈尔大汗祭祀过的敖包,历史上蒙古帝国的达延汗和林丹汗都曾驻帐于尖山脚下。
与南尖山相邻的是7号火山——北尖山。北尖山是一座落在二叠纪花岗岩之上的新近纪(约5百万年)汉诺坝期玄武岩侵出穹丘,山体北侧沿北东向断裂有晚更新世玄武岩侵出,形成带状隆起的侵出岩城,这是极其罕见的重要火山地质遗迹。
北尖山的外形独特,呈尖顶状,与周围的火山形成鲜明对比。它的山体主要由玄武岩构成,颜色较深,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壤和植被。这座火山的形态较为独特,呈圆锥状,火山口明显。在山顶上,可以俯瞰到周围的火山群和广袤的草原,景色壮观。
8号火山南尖山和7号火山北尖山相邻,山体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其喷发活动可能发生在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这座火山的形态较为独特,呈圆锥状,火山口明显。南、北尖山,拔地而起,高骏耸立,形似火山,但并非第四纪火山。
在南北尖山脚下可以远望到5号、6号火山,6号火山是开采最为严重的一座火山。5号火山保存最完整,可徒步游览。
从7号北尖山火山继续北行大约一公里,便是目前乌兰哈达草原火山群中最为经典的6号火山,名曰南炼丹炉火山。它是一座四周都有剖面的火山,火山内部的结构完美呈现出来,有着“外星”的既视感。
6号火山,又称南炼丹炉火山,是乌兰哈达火山群中被开挖破坏最严重的一座。山体周围被大面积开挖,露出了里面像烧过的煤渣一样的火山渣,上面寸草不生,呈现出黑红色的独特地貌,与周围的草原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如火星表面一般,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火山整体呈深褐色,遍布彩色小火山石。整个山体被削掉了一整圈,头部的火山口看起来很突兀。可以看见其清晰的锥体结构,火山锥是由3期造锥喷发形成,不同期次喷发物产状不协调,呈喷发不整合接触。
这座火山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地质特征而闻名,其锥体因人为开采破坏而严重,整个山体被削掉了一整圈,留下了一个突出的火山口,从空中俯瞰,火山底圈一周均被开发。6号火山的火山碎屑在横向上呈现出一定的颜色变化,近火山口处为砖红色,远离火山口逐渐变为褐色和黑色,表明离火山口越近温度越高,碎屑物的燃烧更为彻底。
6号火山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地质特征,成为了摄影和旅游的热点。有人可以沿着石阶登临火山的半山腰,近距离观察靠近火山口处火山碎屑由砖红色逐渐变为褐色和黑色的变化。
6号火山是典型的斯通博利式火山,揭示了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和韵律性爆发堆积的演化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频繁,岩浆不断上涌,最终喷发而出,形成了壮观的火山地貌。
正因为6号火山其独特的地貌,这里成为了宇航服摄影的热门“打卡地”,穿上宇航服仿佛置身于探索宇宙的外星球。
在火山的半山腰,沿着用铁路枕木铺就的栈道围绕火山走上一圈,全视角的观察火山的整体形状变化。
既可以远望具有苍茫孤寂草原,也可以远观保存最为完整的5号火山及草原公路。
5号火山距离6号火山约有2公里,是乌兰哈达火山群中唯一没有被开挖破坏且火山形态最完整的一座火山,它不是马蹄形,是近乎完美的顶部凹陷的圆锥形,由于它的完整性与稀有性在2015年荣登《中国地理》杂志封面。
5号火山被称为中炼丹炉火山,蒙语称为敦达都希,其火山形貌独特壮观,在卫星影像上尤为清楚,2015年就荣登《中国地理》杂志封面。
火山由火山渣锥和熔岩流组成。火山锥底直径约780米,高约85米,火山口呈“锅状”,直径约190米,深约26米,喷火口直径约70米。火口内还发育有少见的火口锥(直径约25)。
沿着景区铺设的栈道可以前行至5号火山的山脚下,远观5号火山的“锅状”景观。
5号火山的垂直高度虽然只有60多米,但因其坡度非常大且表面铺满了松散的火山渣,所以攀登起来非常困难。看着年轻人一步步向火山顶上攀爬,也决定冲击一下火山顶,以征服一座火山而为本次旅行增加一次难忘的经历。
一路上紧跟年轻人的步伐,偶尔手脚并用,时刻注意脚下打滑,大约用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终于安全登顶了5号火山——中炼丹炉火山顶。
站在火山顶上,回望山脚下的栈道及栈道尽头的观景平台,就如同大草原上的一条潜龙,观景台为龙首,起点为龙尾,整个栈道连接了火山和停车场,从火山顶上回望颇为壮观。
沿着火山锥的边缘,绕行火山锥一圈。
山在山顶远观6号火山——南炼丹炉。
其火口内还发育有少见的火口锥,熔岩流向南流淌,抵达白雁湖,形成壮观的石浪、石河及翻花石等熔岩地貌景观。
火山锥由早期降落渣锥和晚期溅落锥叠置而成,锥底面积约0.8平方公里,相对高度约85米,喷火口直径约100米。
北侧壮观的熔岩平台。熔岩流向南流淌,抵达白雁湖,流动距离约18公里,形成壮观的石浪、石河及翻花石等熔岩地貌景观。
实现了登顶的满足感之后,随着年轻人的脚步开始下山。
5 号火山,以其独特地貌在 1936 年红格尔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坡度大、山体高,成为天然防御工事,易守难攻,为抗日部队提供屏障。乌兰哈达复杂的山体结构和周边环境可躲避日军空袭,保存有生力量。其战略隐蔽性,让抗日部队得以巧妙部署,出其不意攻击日军。
5号火山的东北方向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便是4号火山——黑脑包火山。沿景区公路行进,按照黑脑包火山路标的指引,右转便是4号火山的停车场。
4号火山——黑脑包火山由锥体和熔岩流组成,是距今2.6万年左右喷发形成的代表性火山。锥体主体由爆发堆积的黑色和砖红色火山渣、火山弹及熔岩饼组成,锥体表面披盖了一层黑色玄武岩,构成了罕见的熔壳状火山渣。
锥体剖面特征独特而壮观,清晰的记录了爆发强度、堆积速率以及喷发间歇的活动过程。剖面中薄薄的黄色风沙是火山间歇的直接证据。发育喷气孔和气囊构造。熔流向东、西两侧流淌,其中见一系列喷气锥。黑脑包宛如一座浓缩的天然火山博物馆。
山体呈红褐色,这种颜色的岩石使它看上去像极了火星地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美感,与其他火山的外观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到原始的火山喷岩,不过曾被人工挖掘过,喷发口已不完整,但这也让更深层次的熔岩结构直观的呈现出来,
站在4号火山山顶,可以眺望到3号和5号火山,能够欣赏到整个火山群的分布状况,视野开阔,周边草原广袤,火山与草原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自然。
离开4号火山继续前行大约四公里左右,边来到了3号火山——北炼丹炉。3号火山,蒙古语叫吉贡都希(东砧子山),是典型的火山锥之一。从远处眺望,山体呈现出锥形的孤立山峰形态,与冰岛的拉基火山以及日本的富士山类似,因此也常被游人称为“小富士山”。
3号火山是乌兰哈达火山群中开发相对最完善的一个。沿锥体建成盘桓而上的木栈道。
3号火山形如钟状、火口浑圆深大,
爬上观望,火口大敞像一个超级碗。其底直径约700米,椎体高度约80米,喷发口径约180米,椎体深度约3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
火山的山体主要由黑色的火山岩构成,这些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时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在山体的表面,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火山喷发遗迹,如火山口、熔岩流等。此外,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山体上还形成了一些奇特的地貌景观,如火山岩柱、火山岩洞穴等。
3号火山的山体上植被稀少,只有一些低矮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生长在火山岩的缝隙中。在山体的周围,则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草原上生长着各种牧草和野花,景色十分美丽。
登上3号火山山顶,可以俯瞰到周围的草原以及其他火山的风貌,视野十分开阔。游览3号火山之后,经北游客服务中心,就离开了火山群。
乌兰察布火山地质遗迹丰富,奇特而壮美,尤其是剖开的宏大锥体断面国内少有,有些类似的火山罕见,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火山博物馆,是窥视地球内部奥秘的天然“窗口”。
乌兰察布火山及其周围具有“火山、水、草、树、文、商、民族民俗”为一体的特征。种类齐全,保存完好的火山地质遗迹;雄浑壮美的辽阔草原;独具魅力的察哈尔文化,使乌兰察布火山不仅是一处科研、科普的重要基地,也具有特殊的旅游观光价值。是蒙古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4-09-14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