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较量》万事俱备,导演刘江打造极致类型化国安剧

影视独舌 2025-04-16 11:31:43

从豆瓣9.2分的《黎明之前》,到即将播出的《绝密较量》(原名《安全危机》),导演刘江终于从历史谍战,拍到了现代反谍。

昨天是国家安全教育日,哈尔滨在网上悬赏通缉3名美国特工,各主流媒体普及反谍知识,《绝密较量》也适时发布了预告片,这意味着它有望在近期与观众见面。

预告片发布后随即登上微博热搜榜,话题#终于有电视剧敢拍国安抓间谍了# 冲至TOP4,阅读量1743.5万。话题#有一种老鼠人必须得抓# 阅读量48.3万。

早在这部剧热拍时,《影视独舌》便前往剧组探班,提前见到剧作真容,并与导演刘江进行了深入交流。

《绝密较量》之于谍战类型的意义,在于刘江认真回答了现代国安反谍类型的基础性问题。

在历史谍战中,斗争、信仰与牺牲是永远的底色,谍战常与正面战场相伴而行,情报人员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军事行动,为正面战场抢先机、寻转机,这也是它的时代特征。

而在现代反谍中,敌我双方并无正面热战,但敌方潜伏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数据信息和国家机密。这种新型的情报战服务于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博弈,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这是《绝密较量》所回答的类型之问,也是它从国家安全层面解读当今时代的一种方式。

当然,对观众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好看。正如这版预告片所呈现的那样,《绝密较量》叙事迅猛,剪辑凌厉,类型元素的运用也极为娴熟,它不是我们往常所见的生活流,但把生活的逻辑灌注进了人物和故事。

高度类型化兼容现实主义

对于谍战剧,业界习惯将它分为三个子类型:故事发生在1949年之前,敌明我暗,叫谍战剧;故事发生在1949年之后,1983年之前,敌暗我明,叫反特剧;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反谍斗争步入新阶段,是为国安剧。

而刘江更喜欢从剧作的驱动力上进行分类。十五年前,他执导的《黎明之前》播出,引发轰动,被外界视为谍战类型化的扛鼎之作。

之后,同样由刘江执导的反特剧《誓言今生》播出,这部剧虽然在民间没有达到《黎明之前》的影响力,但在官方备受认可,连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以及“五个一工程”奖。

在刘江看来,《黎明之前》是高度类型化的强情节剧,《誓言今生》更像是年代剧或人物命运剧。二者的创作背景不同,艺术手法各有所长。

如今的《绝密较量》,虽涉及时代不同,但在技法上更像前者。刘江认为,这代表了谍战类型的未来方向,是真正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达。

叙事迅猛、剪辑凌厉、类型元素复杂但符合生活逻辑,是他给这部剧定下的几个硬指标。

为了讲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故事,刘江在拿到剧本后,带领团队重新梳理人物关系,确定故事走向,厘清底层逻辑,剧本的打磨工作贯穿了筹备和拍摄的始终。

在最终的故事版本中,燕平国家安全局三处副处长杨光(张鲁一 饰),在一次行动中意外卷入一场涉及国际间谍组织的阴谋,并结识了神秘女子赵亚苧(高圆圆 饰)。随着事件的升级,他们二人双双卷入复杂的漩涡,敌我难辨,由此与敌对势力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

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刘江还在“怎么拍”上对标电影,力求为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新鲜体验。

比如,故事绝不拖泥带水,事件之间环环相扣,不扯闲篇;人物台词追求惜字如金,避免大段口语和语气助词;画面追求简洁但蕴含丰富的信息量,能用一个镜头交代信息绝不用两个。

一般而言,在一部电视剧中集齐这几种要素,就离“接地气”的评价无缘了,但这并不代表《绝密较量》就此脱离了生活。

首先,在人物刻画和职业呈现上,均有真实的国安人员现场把关,力求与现实靠拢。比如,国安人员的私人手机,在哪些场合能够畅通无阻,在哪些场景被禁止带入。这些虽不是剧集呈现的重点,但都在细节上展示出来了。

刘江认为,要想在创作上规避所谓的悬浮感,必须从人物上下功夫,让每个角色的说话方式、行为逻辑贴合各自的人物个性和职业特性,找到了他们的根儿,才能让观众迅速代入,产生共情。

其次,故事有据可依。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刘江和主创人员曾深入国安群体进行采风,对不涉密的资料了然于胸,虽无法在剧中做到1:1还原,但也经得起现实逻辑的审视。

案件奇观搭配人物悬疑

爆炸、追车、跳楼、投毒、暗杀、策反......在《绝密较量》目前公布的几款片花中,我们能够大致窥见敌方间谍的渗透和破坏手段。

它所聚焦的国家核安全,是新景观;国安人员和敌方间谍所采用的各种高精尖技术、渗透和反渗透手段,是新奇观。角色身上集商人、科研人员、国安或间谍于一身的职业范儿,是新气质。

《绝密较量》历经193天拍摄,共2099场戏、468个场景,无论对我方国安人员,还是对敌方间谍,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据刘江介绍,这部剧好看的基础在于敌人很强,而我方更强。正所谓,反派的力量越强大,战胜反派的过程越曲折,所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就越有力量,故事也才会更好看。

除此之外,杨光和赵亚苧之间悬疑感拉满的人物关系尤其值得期待。

刘江透露,剧中的很多角色身上都有三层逻辑,一是浮现在水面的表层身份,比如杨光是燕平国家安全局三处的副处长,赵亚苧是一家公关公司的经理。二是观众所看到的隐藏身份,比如有人是明面上合法经营的商人,暗地里是窃取机密的间谍。三是观众暂时无法看到或猜到的最终身份。

这对演员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他们的表演并不能按照从1到2再到3的顺序一一呈现,而是从第一场戏开始,就要演出三种身份的层次感。

刘江认为,张鲁一和高圆圆对角色的完成度非常高,达到了他的预想。

“鲁一之前演过《红色》,对强情节的剧集有表演经验,对演好这类擅长隐藏的角色也很有心得,另外他的外形气质也很符合角色的定位。圆圆这次大放异彩,我和她曾在《咱们结婚吧》就合作过,距今正好是12年。”

事实上,仅从预告片中观众也不难发现,张鲁一与高圆圆的搭配相得益彰,有极强的CP感。

可以说,从难得一见的案件奇观,到不同寻常的人物关系,再到男女主角的双强对决,《绝密较量》仅用几组预告片就吊足了观众胃口。

英雄主义组合浪漫主义

刘江的作品,向来讲求与时代对话,抒发时代情绪,反映社会热点。就近几年的作品来说,《光荣与梦想》用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党史,《温暖的甜蜜的》拆解年轻人“不婚”的时代议题,那《绝密较量》呢?

刘江表示,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近些年一直在宣传反谍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文艺作品也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对外界来说,国家的反谍机关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当人们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时,那些生活在现代的无名英雄理应被讴歌。

让他深受触动的一件事是,此前北京曾举行过一场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几位英模的事迹感人肺腑,其中有一位来自国安的英模是“侧面出镜”,为了保密不能显露真容。

对社会来说,这位英模是替我们负重前行中的一员,但对刘江而言,是他想要讴歌的对象,是《绝密较量》中的主角。

“没有大国,哪有小家。这些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既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也有坚定的信仰,这种精神和信仰从何而来,他们又将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回答了这些问题,就找到了《绝密较量》背后的时代精神。”

刘江透露,《绝密较量》从强情节、强悬疑出发,生发出了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故事和情感,最终走向了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

至于何为英雄主义,何为浪漫主义,两者如何组合和搭配,便留待《绝密较量》上线之时,让观众去细细品味吧。

【文/许心强】

0 阅读:22
影视独舌

影视独舌

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