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过《知否》的都知道,剧中墨兰大婚那场戏拍得相当唯美。可你们绝对想不到,原著里这段情节的描写有多么精彩!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扒一扒这段被删得面目全非的剧情。
先说说电视剧的呈现方式。墨兰一身大红嫁衣,头戴金凤冠,在丫鬟的搀扶下缓步走进洞房。
梁晗身着青色锦袍,举止文雅,对墨兰关怀备至。
整个婚礼场景庄重大气,处处透着富贵人家的气派。
但说实话,这样的场景在古装剧里简直不要太常见了,看得人都快串戏了。
可原著中的描写才叫一个精彩纷呈啊!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刻画墨兰进门时的心理变化。
从她坐在花轿里就开始忐忑不安,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
下轿时更是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跤。
这些细节在电视剧里完全看不到,但正是这些微小的“差错”才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还有梁晗的反应也特别有意思。
原著里的他可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稳重。
在掀起红盖头的时候,他那双拿过无数书卷的手居然在微微发抖。
你看他平日里在官场上谈笑风生,在军营里运筹帷幄,偏偏在这种时候露怯了。
这不正说明再有才华的读书人,在面对人生大事时也会紧张得像个毛头小子吗?
更绝的是洞房那一段。原著中描写梁晗看到墨兰的第一眼时,眼神里既有文人的含蓄,又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欲望。这种复杂的情愫用文字来描述刚刚好,但要是搬上荧幕,估计导演都不知道该怎么拍。
墨兰也不是剧中表现的那样拘谨。
原著里写道她虽然低着头,却在暗暗打量着梁晗。
当看到梁晗那双修长的手时,她的心跳都漏了半拍。
这种少女怀春的心思写得多么细腻啊!
可惜在电视剧里,这些微妙的心理活动全都被省略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改编的难度。原著中大量的心理描写要完整地展现在银幕上谈何容易?
导演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处理方式,虽然少了些韵味,但至少不会引起争议。
你看他们把洞房的戏份压缩到最简,连个含蓄的吻戏都没有,这不就是怕观众接受不了吗?
其实从专业角度来说,这种改编也情有可原。电视剧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收视率、审查标准、观众接受度...样样都不能马虎。但不得不说,这确实让很多原著党感到遗憾。
还有个有趣的细节。原著中描写墨兰在洞房时发现自己的妆容有点花了,急得差点哭出来。
梁晗却笑着说:“素面朝天的样子,我还没见过呢。”这一句话不仅化解了尴尬,还让气氛变得暧昧起来。
这种机智的对白在电视剧里完全看不到,属实可惜。
说到改编,整部剧其实都做了不少调整。
比如墨兰的性格被改得温和了许多,不再像原著中那样心机深沉。
梁晗的形象也更加光明磊落,少了几分世家子弟的圆滑。
这些改动虽然让角色失去了一些锋芒,但不得不说,确实更适合大众观众的口味。
最让人遗憾的是新婚之夜的描写。原著中有大段笔墨描写两人之间的互动:从最初的拘谨到渐渐放开,从试探性的碰触到情不自禁的拥抱。
这些细节写得既含蓄又撩人,让人看了脸红心跳。
但在电视剧里,导演直接用关门声带过了。
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规避了尺度问题,但未免也太草率了些。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遗憾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美。正是因为影视作品无法完全还原原著,才让原著更显珍贵。那些只存在于文字中的精妙描写,反而成了原著独有的魅力。
电视剧和小说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可以通过文字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而电视剧则要依靠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各有千秋,没有高下之分。
最后说说我的观点。改编永远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完全忠于原著吧,又怕观众接受不了;改编得面目全非吧,又会被原著党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关键是要在保持原著神韵和满足观众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知否》而言,虽然删减了不少精彩的细节,但总体上还是成功地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