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只有一种公平“贫穷”。贫困不分贵贱,家家户户都身处其中。
那个时代,没有农村人能逃脱贫穷的阴影,每个农民都在同一艘贫困的船上漂泊。唯一的公平就是大家都在贫困中挣扎。
——【贫穷平等】——六十年代,我家住在南方典型的农村,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非常明显。
村里的人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富农、贫农和下中农。我家是贫农,我们的生活是一种你们现在可能想象不到的艰难。
当时的富农拥有大片的土地和资源,比如我们村里的赵家,就有土地上百亩,还雇了不少长工和短工。
我们这些贫农和下中农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就指望着自己那点不到五亩的薄田,再靠打些零工来凑日子。
据1962年的统计数据,我所在的县贫农和下中农的平均土地拥有量不超过3亩,而富农和地主的土地却在10亩以上【来源:地方档案记录】。
自1958年开始的集体化运动,
这种明显的分层开始被官方打破。
集体化将所有人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配给集体农场,理论上是消除了阶级差异。
但实际上,新的不公平又在悄悄萌芽。
集体化期间,虽然土地是公共的,
但分配的依据是工分制度。
这种制度看似公平,
实际上却对一些人极为不利。
工分的多少通常由每个人的劳动量和劳动质量决定,但老实说,这里面有很多水分。
比如我父亲,他是个勤劳的人,但因为年纪大了,力气不如年轻人,常常拿到的工分就少,导致我们家的口粮比别家少。
而集体农场的某些领导,他们有权力,稍微动动手脚,自家就能拿到更多的粮食。我的一个邻居,他就是个队长,他家的饭桌上总是比我们家丰盛。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种贫穷的平等性非常讽刺。表面上看,所有人都没有土地私有权,每个人都依靠集体生存,但实际上,大家都在挣扎在生存线上。
1960年至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据记录,我所在的村1961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仅为150公斤,远低于正常年份的250公斤【来源:地方档案记录】。
那几年,我们几乎都是靠吃野菜和树皮熬日子,有几次,整个村子的人几乎都觉得自己可能撑不过去。
通过这一切,我深刻体会到所谓的“贫穷平等”其实就是大家一起受苦。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原来的富农还是贫农,生活质量都大打折扣。
——【农民都差不多穷】——七十年代,因为我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候的生活,要说公平也就公平在大家都差不多穷。
我们村主要靠种地为生,农业技术落后,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就换来那么一点粮食。
那时候,大家用的都是些传统的耕作工具,比如木犁和牛拉犁,什么化肥农药都少得可怜,一遇到自然灾害,那粮食收成就更惨了。
而当时的灌溉设施几乎为零,全靠天来养命。夏天干旱,地里的庄稼就差不多得等着干枯死。
我记得1972年,大旱,全村的水井都快干了,我们连饮用水都成问题,庄稼更是死得差不多,那年我们全村几乎没有什么收成。
而当时的农民,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更别说什么医疗、教育了。
医疗方面:当时村里就一个赤脚医生,真正有点病痛了,连药都难买到,只能靠一些土方法凑合。
教育方面:我们村的小学,就一个教室,一位老师,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孩子到了十几岁就不去学校了,留在家里帮忙干农活,因为每一双手都是家里的劳动力。
饮食方面,更别提什么丰富了。
当时我家的主食就是玉米面和高粱面,偶尔能吃上点小米。而蔬菜大多是自家种的,土豆、白菜、萝卜,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肉的话,一年到头也就过节能吃上那么一两回。
当时家里的衣服也都是走了线再补,补了再穿。
小孩子们的鞋子大多都是自己用旧布缝的,走在雨天里,一不小心就湿透了。
七十年代的农村也没有自来水,大家用的都是井水,还得天天去井边提水。洗澡、洗衣服全得用冷水,冬天洗一次澡难得很。
至于厕所,基本上是茅坑,远离住房,
卫生状况非常不好。
当时农民的生活非常不易,但还是得想办法应对。很多家庭为了增加收入,就在家里做些手工活,比如编草帽、筛子这些。女人们还会纺线织布,自己做衣服。这些都能稍微增加一些家用。
除了种地,当时有很多人还养些鸡鸭,这样既能提供肉食,还能卖些蛋来换点钱。
贫穷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是普遍现象。
大家的生活方式几乎一样,都是自给自足,凭借着辛勤的劳动维持生计,收入的来源非常有限,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在生存线上。
据那时的统计,农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300元甚至不足城市的五分之一,这也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
现在回头看,那时的公平,就是建立在普遍贫困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一样穷,这种平等确实存在,但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种公平。
——【六七十年代的农业】——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那时候的农村,可以说是:穷得揭不开锅。
那个时候,农村的机械化程度极低。
尽管后来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家家户户有了机动三轮车,用来耕地、播种、浇水,确实比以前手工劳作效率高多了。但这是80年代的事了。
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农活还是靠人力和牲畜,耕地用的是牛,播种也是手工,浇水用的是木制的水车。
集体化农业虽然理论上有利于机械化,因为土地成片联作,更适合使用大型机械。
但实际上,集体本身就穷。
人多地少,一个生产队可能有上百号人,耕作的地却只有那么几十亩,根本不够分。
1964年全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不到1亩。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经济根本无力投资购买昂贵的农业机械。
而当时国家整体经济状况也不好。国家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工业化建设中,农业被相对忽视了。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供应紧张。
据记录,1965年全国化肥使用量只有400多万吨,而当时全国有5亿多农业人口,人均化肥使用量非常低。
而且,集体化农业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一切从公共利益出发,缺乏对个人劳动的有效激励。很多农民对此感到不满,导致劳动积极性不高。
据数据显示,1962年全国农村人均粮食产量为200公斤左右,与1957年的300公斤相比大幅下降。
到了八十年代初,包产到户的政策实施改变了这一状况。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己做主怎么种,这极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很快,农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机动三轮车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
回顾那个时代,可以看到,尽管有许多客观困难,但政策选择和执行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证明了,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
——【总结】——在我看来,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真正的平等就体现在了贫穷上。那时候,无论你过去是富农还是贫农。
到了集体化时代,大家都挣扎在生存线上。工分制虽然看着公平,实际上却是另一种不公。队长可能因为喜欢谁就多给谁工分。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的平等,只有贫穷是真的平等,因为我们几乎人人都一样穷,都在为了基本的温饱而奋斗。
这种平等,其实是建立在普遍贫困的基础上的,不是我所希望的那种平等,这种生活是我现在都不愿意再回头去面对的。
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说的非常对
事实求事,一点都不假,但是许多人都不愿意听。
这个无可反驳。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