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北约各成员国在11日峰会后发布联合公报,矛头直指中国,罔顾事实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试图逼迫中国提高核武透明度。话音刚落,中方两部门犀利反击。
不出意外,中国又一次隔空成为北约峰会的话题焦点。北约维尔纽斯公报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占据了大量篇幅,老调重弹地称中国对北约构成了所谓“系统性挑战”,就核武问题抹黑胁迫中国。该公报指责中国正“秘密迅速扩充”核武器库,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中国参与减少战略风险的讨论,提高核武透明度以促进战略稳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犀利指出,北约作为拥有最多、最强大核武器的军事联盟,却不负责任地渲染中国“核威胁”,是倒打一耙的虚伪做派。中国一直严格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武战略,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堪堪能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是拥核国家中唯一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武国家及无核武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汪文斌反问北约,“有哪个北约成员国敢作出这样的承诺?”北约从未对此作出正面回应,自说自话地持续散布歪理。北约选择性无视中方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国和平发展国际形象的刻意践踏。
“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就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这是最有实际意义的透明。”这是中国对北约“核政策不透明”指责的最为直接、也最掷地有声的回击。北约对中国的无端指责苍白至极。此外,北约不应忽视中国在国际核裁军进程中的努力,中国积极参与五核国机制、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联大一委等多边军控进程。如果北约认为连中国的防御自卫核政策都对其造成了核威胁,反倒更应反思自身外溢的攻击性意图和军备竞争心态。
众所周知,真正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是北约自己。北约虽然对外声称是一个防御性组织,但却从未停下军事力量部署、权力范围扩张的脚步。北约“核共享”计划是其实施核威慑政策的重要环节,主要运行逻辑就是,允许有核成员国在无核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共同参与北约核武器使用规划。自2009年11月以来,在该政策的纵容下,美国已在比利时、意大利、德国以及荷兰等国均部署至少十几枚B61核弹。
也正因北约只在数量上透明,却不在行动上加以限制的虚伪做派,北约“核共享”安排才更引起国际社会的关切。北约借助这一安排实现核部署“合理化”,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核武库。美国不仅斥巨资升级核力量,退出一系列军控条约,还持续加紧推进核力量现代化,以强化所谓“延伸威胁”。实质加剧了核扩散以及核冲突风险,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巨大隐患。谁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最大破坏者,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北约这次对中国的集火甚至省去正义的伪装。北约直接以“核联盟”自称,无异于直接承认拿核武器吓唬中国,贯彻着典型的“从实力地位出发”的霸权主义思维。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批评北约峰会公报充斥着冷战思维及意识形态偏见。北约在公报中反复宣称自己为“核联盟”,只会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未也并不打算落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和平内核,只策谋着将其政治化、武器化,靠渲染所谓中国“核威胁”来实现其遏华战略目的,同时企图混淆视听,凭借其政治声量刻意转移国际社会注意力,在对中国核武问题指手画脚时,轻描淡写推卸自身军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