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口腔技术,是当今口腔医疗发展的核心引擎,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更是为百姓提供精准、高效、舒适诊疗服务的重要推手,数字化技术正重塑口腔医疗的生态链。”4月11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会长刘峰在第八届中国数字化口腔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从三维影像重建到数字化引导种植、再到各类机器人手术,从数字化修复到数字化正畸等,数字化带给口腔医疗生态的变革值得期待。
4月11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院长在第八届中国数字化口腔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主办方供图。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院长邓旭亮通过一句谚语提出了口腔医疗的种种挑战:“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百姓长期对于口腔疾病认识的不足,当今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牙齿缺损与缺失危害口额功能,诱发全身疾病影响着超半数国民;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牙周病发病率过高。
“口腔医疗有巨大缺口,而AI时代的到来,将有效弥补部分缺口,为口腔医疗带来诸多机遇。”邓旭亮说。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系统的骨干,口腔健康是直接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口腔疾病也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是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表示,随着患者对诊疗质量、技术手段、服务体验的全新要求,“数字化+口腔”的医疗服务模式将发挥更大作用。
4月11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在第八届中国数字化口腔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主办方供图。
以终末期牙列重建修复为例,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教授陈江介绍,“终末期牙列咬合重建不是复制天然牙的形态,而是构建一个与患者口颌系统生理状态相匹配的功能性新平衡,这就对精准的咬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会上发布了《数字化全解剖高透/超透氧化锆修复体临床应用规范》和《口腔种植数字化取骨植骨临床规范》2个团体标准,“数字化口腔的技术的研发到应用,发展非常快,两个团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帮助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生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数字化技术,可以较精确地应用各种复杂技术服务患者。”刘峰强调,“数字化+口腔”在路上,规范和标准也同步在路上。
主编:王振雅
校对:刘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