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兰西,黑土地舒展筋骨,农时催人奋进,一场孕育丰收的春耕曲,正在这片沃土上悄然奏响。
万台农机“忙体检”
在兰西县临江镇伟河现代农机合作社,10余名技术人员和农机手正分工协作,对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具进行精量调试。合作社车队队长孟召财说道:“每年县农业农村局都派专业人员为我们进行技术指导,现场传授维修技巧。目前,合作社的60多台农机具都已检修完成,达到作业标准。”
临江镇伟河村村民田明昌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采取托管方式种植农田近万亩,由于种植管理规模较大,确保农机具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对他来说尤为重要。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邀请县农机技术人员仔细检查每一台农机,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维修调整,不放过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据悉,兰西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总站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检修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机户家中,开展农机检修指导。截至3月末已完成全县1万多台套农机具检修工作。
“薯菜复种”助增收
兰西县兰西镇向阳村的马铃薯种植户们正忙碌地进行“篓式催芽”作业。村民杨小峰一家从正月十五就开始准备,将存放在地窖中半催芽状态的马铃薯移至室内,通过遮光保温、通风散湿进行二次催芽。“这样能抢出20多天农时,4月初就能移栽覆膜,7月前上市正好赶上好价钱。我有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杨小峰介绍说,“这个过程每年都在更新,会一年比一年做得好,去年种植70亩收入超15万元,今年扩种至100亩,预计收入可达20余万元。”向阳村党总支书记徐文武表示,向阳村以合作社为引领,推广“马铃薯+秋白菜”套复种模式,实现一年两茬种植。目前全村30余户农户已完成马铃薯催芽,4月8日起陆续移栽,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数百亩。这种模式不仅使土地利用率提升,农户亩均收益也很可观。
科技下乡解难题
“通过玉米大豆轮作,配合测土配方施肥,这块示范田有机质含量三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在兰西县红光镇农技培训现场,县农技推广中心讲师李盛娟正结合案例讲解土壤改良技术。“我家地块板结严重怎么办?”“滴灌设施投入后,肥料用量该怎么调整?现在总感觉追肥效果不明显。”“玉米长势一年不如一年,除了深松还能怎么改善?”农户们争相提问,希望获得专家有针对性的解答。
据了解,今年以来,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已开展农技下乡培训10余场,覆盖兰河乡、奋斗镇、红光镇、康荣镇、兰西镇、燎原镇、远大镇、长江乡等乡镇。培训内容涵盖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特别强调“以物理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以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粮食作物单产提升。“专家到家门口教种地,手把手支招,这种机会太难得了。”兰西县远大镇民主村村民刘友感慨道。
通讯员:刘丽婧;记者:董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