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任俊豪摄影报道
前不久,攀枝花市盐边县傈僳族服饰登上了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主秀场的舞台,掀起了一场民族文化的时尚热潮。
傈僳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被称为“追赶太阳的民族”。他们尊崇自然,相信万物皆有灵,因无文字记录,服饰成为了傈僳族行走的文化,是其重要的民族文化载体之一。
2023年盐边傈僳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4年入选第二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项目。
“傈僳族作为追赶太阳的民族,服饰承载着我们傈僳族的礼仪教化、记史述古、族群文化标识等功能,还传承着傈僳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生态观念、哲学思想等独特的文化精神。”傈僳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贺正荣表示。
盐边傈僳族服饰制作技艺是将自制的火草麻布用植物汁染色,红色用浆草或红色树根、褐色用核桃树皮、棕色用植物皮、蓝色用墨水果、黄色用黄连熬水成染料。用剪刀将染有颜色的布剪成服装所需大小后,手工缝制。
并在衣服的托肩、袖口、围腰、背带、盘领上以各种彩色丝线绣出丰富多样的图案花纹。各种云纹、水波纹、编织纹、羽状纹、回形纹、放射纹,使服饰鲜艳夺目。
盐边傈僳族服饰图案花纹刺绣
男子穿偏襟短衣,长裤,束红腰带,背绣花口袋,头戴头帕。女子头上留长辫,盘于头顶,包头帕,戴耳环,穿盘领偏襟花袖短衣,下着红色条纹的白色百褶裙,束红腰带,背绣花挂包,戴手镯。
盐边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男女老少都少不了一个绣花口袋,这几乎是傈僳人的一种标志和族徽,用羊毛织成宽约五寸,长约丈余的腰带,两端有流苏也是他们的重要标志。
贺正荣展示盐边傈僳族绣花口袋
盐边傈僳族绣花口袋
盐边傈僳族绣花口袋
盐边县傈僳族研究会会长谷艳表示,“傈僳族服饰制作技艺携带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骄傲传承至今。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一直在探索让更多民族的服饰回归生活,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