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人街道东沙河四村芦笋喜获丰收,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黄河记者:牛伟密

眼下,正是芦笋上市的时节。在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东沙河四村的芦笋基地里,村民正忙碌着采收芦笋。只见一株株鲜嫩的芦笋在田地里挺立,村民拿着剪刀,将符合标准的芦笋从根部剪断,装入筐中。随后,这些芦笋被运往村里的加工厂进行分级、包装和冷藏处理,以确保芦笋的新鲜度和品质。

“三年前,我们村与省农科院合作进行优良育种,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用泉水培育出了沙河泉韵芦笋。”东沙河四村第一书记王旭说,“目前,村里露天芦笋种植面积有15亩,再加上4个温室大棚,总计种植面积达到了30亩。”

据了解,东沙河四村北依小清河,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芦笋生长得尤为茂盛。村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技术和方法,这使得东沙河四村的芦笋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据了解,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高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尤其硒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芦笋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除了市场需求比较大,我们更看重芦笋的生长特性,芦笋是多年生蔬菜,一次性投资种植,稳定获利达10年以上。”东沙河四村党支部书记郭连军说,“每亩芦笋的收益可达10000至14000元。如果再算上我们在大棚里套养金蝉,每亩叠加的收益可达16000至18000元,收益是相当可观的。”2024年,该村芦笋及种苗销售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

据介绍,目前,东沙河四村芦笋的销售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线上渠道是在“鲜到家”进行销售,线下主要与银座超市进行合作销售。“我们村的芦笋经过市农业农村局直属的农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农药检测,获得了农药残留安全认证。”

东沙河四村芦笋的采摘季是每年的3至10月份,采摘价格20元每斤。“欢迎大家来我们村考察交流,采摘有机芦笋,保证新鲜、营养。”

王舍人街道东沙河四村将继续加大芦笋产业面积,今年计划再扩种20亩,同时进一步提升芦笋的品质和产量。此外,该村还将积极探索芦笋产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摄影:牛伟密编辑:刘雨校对:高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