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类油检不准确、轮胎磨损较重的现象,都会直接影响校车的安全性能,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近日,江苏省灌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县教育、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入开展校车安全检查,协助校车企业消除安全隐患。今年以来,灌南交警大队持续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通过整改安全隐患、优化交通环境、落实工作责任,为全县中小学校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隐患整改到位
“我们从车辆外观、制动系统、灯光、轮胎,到车内的安全锤、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逐一进行核对,确保每辆校车都达安全标准。同时,提醒校车企业负责人做好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参与联合检查的交警梅玉华介绍说,今年来,他们通过开展这样的专项行动,累计消除安全隐患7处。
在消除校车安全隐患的同时,他们还对全县257名校车驾驶人资质和交通违法记录进行筛查,依法取消不合格驾驶人资质,督促校车企业加强法治教育和安全培训,杜绝校车和驾驶人“带病”上路。
为确保师生上下学安全,灌南交警大队根据校园周边道路通行条件、交通流量、接送学生家长数量,对各学校周边斑马线、网状线等交通标识进行重新施划,合理增设了一批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靠点、学生安全通道和安全提示标牌。在扬州路实验学校等校园周边路段增设了信号灯、监控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路面情况,精准定位拥堵点位,及时运用信号灯、可变车道、匝道等调节车流量,有效提升上下学高峰时段人车通行效率。
“如今,有交警疏导,校园周边道路行人、车辆有序行驶,交通标识也很清晰,还有停车位、等候区,上下学接送孩子既安全又方便。”4月9日晚,在扬州路实验学校等候区接女儿放学的吴女士对交警部门护校安园工作取得的成效连连称赞。
环境优化到位
“早晚上下学时段是校园周边车流、人流高峰期。各中队合理安排警力,通过定点检查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防控。”灌南交警大队大队长单从政介绍说,他们重点查处无牌无证、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及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师生出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为让校园周边路畅人安,灌南交警大队主动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对县城区62所中小学校周边进行常态化巡查执法,整顿违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影响道路通行的违法行为,引导业主、家长与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维护交通秩序。今年以来,先后整治违规摊贩13个,查处校园周边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79起。
灌南交警大队还制定《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落实“一校一案”针对性整治措施,通过与教育、综合执法等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标本兼治。春季开学初,扬州路实验学校沂河路校区上下学高峰时段一度出现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现象,灌南交警大队迅速在校园门前路段加装央隔离护栏、设置专用接送通道、增设禁止调头标识等,有效破解师生家长出行难题。
责任落实到位
灌南交警大队按照“一校一策”和“一路一策”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定点”的勤务措施,在城区各中小学校周边科学部署警力,常态化开展交通指挥、疏堵保畅、查处违法等工作。大队领导对师生人数众多、周边交通状况复杂的中小学校实行包干,带头参加上下学高峰时段“护学岗”执勤,现场研究解决影响校园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为落实各项安防责任和措施,灌南交警大队根据各校园特点分别制定校园交通安保方案,逐一梳理校园安防任务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岗位责任,构建职责清晰、高效联动、齐抓共管的校园安保运行体系,推进安保工作有序开展。
灌南交警大队还以“护学岗”为依托,根据各学校门前治安形势和人车流量等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公安+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护学体系,推行“交警联勤、教育联防、社会联巡、家长联动”护校模式,通过“交警护学”“校园护学”“社会护学”“家长护学”协同打好护校安园合成战,全力保障全县中小学师生交通安全。王立前高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