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业目标,经得起未来的挑战吗?”这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向千万学子抛出的思考题。4月16日至19日,这场聚焦青年职业发展的“风向标”赛事即将登陆湖南长沙,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同步展开巅峰对决。大赛前夕,潇湘晨报·晨视频推出“湘江潮涌职引未来”系列报道,对参加首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部分湖南赛区金奖选手进行采访,分享他们从职业迷茫到笃定前行的蜕变历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高宇杰
以赛为镜:从模糊的“医生梦”转变为清晰的职业路径规划
“通过首届职规赛,使我的职业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高宇杰在接受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已在备战研究生考试,也是根据之前规划做一名老年心血管外科医生,希望考入心外科进一步学习,为未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高宇杰在2024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中斩获成长赛道金奖,其职业规划案例《从医学生到老年心血管外科医生的进阶之路》凭借清晰的职业目标、扎实的专业积淀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全国高校学子职业规划的典范。
△高宇杰参加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其实,从报考医学专业开始,高宇杰就已经确定了未来会成为一名医生。然而,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医生,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却一直比较迷茫。
“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答案。”高宇杰说,比赛让他从模糊的“医生梦”转变为清晰的职业路径规划。
备赛过程中,他广泛查阅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标准,备赛过程中他访谈了多位职业榜样,调研了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人才需求标准,发现了自身在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上的不足,从而制定了针对性的提升计划,例如主动参与医院见习、加入科研团队等。
当他了解到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又想起爷爷因为心血管手术恢复了健康时,他的内心变得坚定起来,决定“将‘小我’融入‘大我’”。
他在比赛中提出,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攀升,亟需更多专业医生投身老年医疗领域。通过大赛平台,他系统梳理了职业目标与个人成长的关联性:从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课程学习,到临床技能实践,再到科研能力的提升,每一步都紧扣“老年心血管外科医生”的职业要求。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人文关怀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为此,高宇杰在规划中融入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计划未来通过多学科协作和社区医疗实践,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学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治病救人,更在于回应社会痛点。”高宇杰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将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知行合一:成长离不开“专业+实践”的双轮驱动
“职业规划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去填补能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高宇杰说,医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专业+实践”的双轮驱动,而职业规划大赛正是推动这种融合的重要契机。
首届职规赛让他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外科医生,除了专业培养的内容,还需要参加更多的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锻炼临床技能。
“参加完首届职规赛后,我一直在努力向临床实践方面不断提升突破。”高宇杰深有感触地说,首届职规赛给了他一个树立成长成材目标,全面回顾成长经历,近距离探索社会职业现状的机会。
△高宇杰(右二)和同学一起练习急救实操
在实践中,他发现作为医学生,有部分社会面临的问题需要努力参与解决,比如老龄化、高血压心脏病发生率的上升。“这在我当前的实习阶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会更加关注临床见到的病人,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些对我的成长过程都是有利的。”高宇杰说。
“职规赛是切实给自己‘量身定制’一个方案的好机会。”随着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的临近,高宇杰建议参加比赛的学弟学妹们,比赛要紧扣大赛主题和意义,不要激进,也不要太看重名次,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个人实际,专业优势,成长赛道注重对成长经历的总结和梳理,做针对性成长计划。
“时代需要的职业、自己热爱的职业,就是好职业。”高宇杰说,比赛就是给自己树立清晰明确的目标,要关注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做国家需要的,做人民需要的事业,这样的目标可能更会激发职业生涯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第二届职规赛彰显自己最美风采。
高宇杰展现了一名医学生从迷茫到笃定的蜕变历程。他的职业规划不仅是个体成长的蓝图,更折射出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正如他所言:“职业规划的意义,在于让每一步努力都通向更广阔的未来。”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