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检票口秒变救援通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5 15:33:05

驻站医生接替车站工作人员对旅客施救。

本报讯(记者胡子傲)“要不是车站里的工作人员反应快,我先生这条命可能就没了。”回忆起当时的惊险一幕,刘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几天前,刘女士的丈夫在北京西站突然晕倒,心脏骤停。生死一线间,客运员、客运值班员、值班站长、驻站医生、120医生争分夺秒、轮番接力,才把刘女士的丈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时,为了给晕倒旅客留出救援通道,即将开行列车的检票位置临时调整。

4月9日14时40分,北京西站第五候车室人流如织。刘女士和丈夫陈先生刚刚看望了在北京生活的女儿,准备坐火车回河南老家。就在两人走到第3检票口处时,61岁的陈先生突然“扑通”一声直愣愣地栽倒在地上,周围旅客发出一阵惊呼。

“当时我就蒙了,就记得好多人围了上来,还有人通知了车站的工作人员。”刘女士描述当时的场景。1分钟不到,不远处的客运员张飚、客运值班员贺中原已跑到了现场。

“先生,先生,您醒醒……”贺中原一边轻拍陈先生的肩膀试图将他唤醒,一边向刘女士了解他的晕倒原因及既往病史。刘女士说,丈夫有严重的“三高”。

贺中原俯下身子,发现陈先生此时已然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呼吸也很微弱。“不好,有心脏骤停的迹象!”贺中原没有犹豫,即刻跪地为晕倒旅客实施心肺复苏按压抢救。

车站里的工作人员都会定期参与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应急知识专业培训。贺中原之前接受过培训,这次真的派上了用场。在贺中原的操作下,陈先生渐渐捯上来一口气儿。

14时43分,距离陈先生晕倒3分钟,驻站医生和护士也急匆匆赶来,还带来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北京西站,经常能看到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生和护士的身影,他们作为驻站医生,任务是帮旅客处理突发病症等意外情况。

“患者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驻站医生接力救援,继续为陈先生进行胸外按压,还使用除颤器急救。首次除颤后,陈先生恢复了自主心率,但危险并未解除,心电监护再次示警,驻站医生果断实施第二次电击除颤,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

值班站长肖爽迅速组织工作人员为晕倒旅客拉起了围挡。现场车站工作人员分工有序:疏散围观旅客、维持现场秩序、通知患者女儿、为患者及家属二人办理退票事宜。

旅客晕倒的位置就在检票口前,为不影响其他旅客正常通行,也给晕倒旅客留出畅通无阻的救援通道,工作人员临时调整了即将开行列车的检票位置。所有人都不敢松懈,一路开辟“绿色通道”,直到陈先生被送上120急救车。

进入世纪坛医院急诊科,陈先生被判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心跳骤停,经紧急介入手术后,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

“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仅有4至6分钟,急救的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医生表示,“这次急救成功,离不开工作人员平时的训练有素以及反应及时。”

0 阅读:2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