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37.68万亿存量房贷,新风向来了!各大银行开始提高房贷、车贷提前还款条件,息差水平持续收窄之下,银行们该如何抉择?

金融界 2025-04-15 19:27:37

新风向来了,各大银行开始收紧房贷、车贷提前还款条件。

近期,部分银行针对线上房贷提前还款规则实施区域性调整。工行上海分行某支行个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行对线上提前还贷业务设置明确限制:客户每年最多可申请两次线上提前还款,单笔金额上限20万元,审核周期约为两个月。截至目前,提前还款困难的现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银行相对突出。从全国范围来看,提前还款排队现象尚不明显。

此外,今日浙江多家国有大行集中上调车贷提前还款最低期限。具体包括,3年期满1年改成满1.5年,5年期满2年改为满3年,未达到最低期限提前还款将收取相应违约金。浙江辖区内农业银行部分网点已经执行上述要求,工商银行有网点将在4月15号后正式执行。

对于房贷政策调整,工行表示此举是基于业务实际情况的动态优化,旨在更好地平衡客户需求与金融服务效率。

息差水平持续收窄

不过工行等银行或是有苦难言。

从行业来看,近年来银行业息差水平持续收窄,经营普遍承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4%,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1%。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52%,整体处于历史低位。

而净息差是观察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银行依赖贷款利息作为收入来源之一,而提前还款会减少这部分预期收益。通过设置更长的最低还款期限,银行能够确保在贷款周期内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从而维持其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3月28日“宇宙行”工商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整体来看,2024年,工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374.05亿元,同比下降2.7%,占营业总收入的81.1%,也是导致该行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2024年,工商银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降19个基点,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

工行行长刘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净利润同比增0.5%,这么大的规模还能实现正增长是不容易的。营收同比下降2.5%,与市场整体趋势保持一致,下降幅度在可比同业中相对较好,特别是去年第三、四季度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单季度正增长。”

工行副行长姚明德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紧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2025年息差仍下行,但下跌的幅度收窄。面对当前市场情况,姚明德表示,2024年,工商银行坚决不打价格战,主动加强低利率环节的资产负债布局调整,优化大类资产,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为何收紧提前还贷门槛?

对于银行收紧提前还贷门槛,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下降的趋势下,银行通过调整提前还贷政策,来控制房贷业务的节奏和规模。房贷是银行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若客户提前还款,银行将失去剩余期限的利息收入;若提前还款大量增加,则迫使银行重新寻找投资渠道,可能面临资金闲置或再投资收益率偏低的问题。

“银行区域性调整提前还款政策,本质是对提前还贷潮的主动应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银行收紧或因部分区域存在集中提前还款现象。从经营层面看,频繁提前还款影响银行自身业务,基于经营及考核需求,银行可能自主限制还款窗口,尤其贷款考核压力大的机构更易采取此类措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个别银行对提前还贷政策的局部收紧,本质上是其作为市场化主体基于流动性管理的自主决策。具体而言,银行会根据自身流动性状况的动态评估,统筹考量跨周期的资金配置平衡、信贷投放节奏及储蓄存款管理等多重因素。此次部分区域线上提前还款规则的调整,正是银行在市场化运营框架下,为实现资金流向与业务节奏动态匹配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事关37.68万亿存量房贷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仍在持续“缩水”。2024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8万亿元,同比下降1.3%。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共计减少约6211亿元,较2023年5568.57亿元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阅读:88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