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港:篷布下岗水运集装箱上岗京杭运河北端内河航运开启新篇章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近日,两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船分别从山东省泰安港彭集作业区、老湖作业区启航南下,这是泰安港首次开展水运集装箱业务,也是京杭运河最北端内河港口首次开展此类业务,泰安港大宗货物“散改集”进程驶入快车道。泰安港自去年9月份开通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释放出强大的增效空间,据悉2025年一季度,泰安港铁路集装箱到达近9000箱,集输量32万吨,创历史新高。相对于铁路和公路集装箱运输,水路在节约人力物力、绿色环保、降低货损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和明显优势。兖矿东平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文峰说:“水运集装箱主要有3点优势,第一装卸方便,效率高,第二集装箱对货物能够起到一个保护作用,特别是化肥、粮食等货物,第三集装箱运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降低货损,省去了篷布覆盖等额外费用。”

此次泰安港开通水运集装箱运输,对提高泰安港的知名度和集疏运能力意义非凡。泰安港仅今年一季度集疏运量就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338%。同时,泰安港老湖作业区开通了首条内河集装箱直达航线,目的港为苏州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两地及沿线企业提供更高效、经济的物流运输服务。

此次水运集装箱首航前,泰安市和东平县交通运输部门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分析研判,多次深入企业座谈交流,详细了解船舶运营计划、货物装载作业情况,制定护航保障方案,确保首航任务成功。一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两级政府大力推进水运经济发展,积极推行“政策减负、服务升级、产业协同”,扶持水运企业做强做大,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据山东省东平县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健介绍:“东平县立足‘大港航、大物流’战略,统筹布局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临港产业等空间要素,创新‘散改集’‘公铁水联运’等运输模式,助推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于晓鹏表示:“目前,泰安港已实现运输成本降低30%、碳排放减少80%、船舶效率提升60%,下一步,将构建立体化发展格局,为泰安市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闪电新闻记者李翔宇张天成泰安报道通讯员邹燕王楠赵晨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