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将一盆凉水猛泼过去,大刀一晃,李斯瞬间倒在了地上!接着,李家老少,在刀下横飞,无一幸免!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的咸阳城,正笼罩在一场残酷的权力博弈中。在这场博弈的漩涡中心,站着两个重要人物:秦国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 李斯作为秦国丞相三十年,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庞大的秦帝国。他主持制定法律制度,统一文字度量,为秦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高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宦官,但因为精通权谋之术,逐渐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病重期间,赵高与李斯联手,篡改遗诏,扶持胡亥登上皇位。 胡亥登基之初,赵高功劳最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他不仅掌管了朝廷中的大权,还成为了胡亥最信任的心腹。 随着时间推移,赵高开始对李斯的地位产生了威胁。他深知,只要李斯还在朝廷中任职,自己就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控朝政。 在这个时期,各地叛乱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军蜂拥而起。李斯看到这种局势,多次向胡亥进言要减轻赋税,停建奢华宫殿。 然而赵高却开始在胡亥面前散布谣言,说李斯与叛军有勾结。他不断向胡亥暗示,李斯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却对经过的叛军视而不见。 李斯虽然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但他依然相信自己对秦朝的忠心可以得到胡亥的认可。这种天真的想法,最终让他失去了最佳的避祸时机。 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陷害李斯的计划。他先是制造李斯图谋不轨的假象,然后又在胡亥面前进行恶意中伤。 赵高的第一步是从李斯的儿子李由入手,他掌管的三川郡正是叛军必经之路。当时陈胜、吴广等起义军经过三川郡时,李由并未积极阻拦。 这个事实被赵高巧妙利用,他向胡亥暗示李由与叛军有勾结。同时,他又强调李由是李斯的长子,两人关系密切。 赵高还特意提醒胡亥,李斯虽然担任丞相多年,却没有封地和爵位。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大臣中非常罕见。 为了加重对李斯的打击,赵高又提到李斯是楚国人,而当时的叛军多数来自楚地。他暗示李斯可能与家乡的叛军有所联系。 在胡亥面前,赵高还重提李斯曾与右相一起上书,要求停建阿房宫和减轻赋税的事。这些建议被赵高曲解成了李斯不支持朝廷政策的证据。 为了让诬陷更具说服力,赵高设立了一个假的复查团。这个团队由他的门客假扮成朝廷官员组成。 李斯被捕入狱后,赵高亲自负责审讯。他对李斯实施了一千多次的严刑拷打,逼迫其认罪。 在审讯过程中,李斯多次写下申辩奏章,希望能呈递给胡亥。但这些奏章都被赵高扣下,从未送到胡亥手中。 赵高派出的假复查团反复审问李斯,每次李斯想要申辩,就会遭到更严厉的拷打。这种循环往复的折磨,最终使李斯不得不承认谋反罪名。 当真正的朝廷官员来核查时,经历了太多欺骗的李斯已经分不清真假。他保持了之前的供词,没有再作任何改变。 赵高向胡亥汇报时,刻意强调李斯认罪的过程很顺利,这证明了他确实有罪。胡亥完全相信了赵高的说辞。 公元前208年,咸阳城迎来了一个阴霾密布的早晨。李斯被判处五刑,这是当时最严厉的刑罚。 五刑的内容包括刺字、削鼻、砍去脚趾、鞭打至死,最后腰斩。这种刑罚不仅要让犯人痛苦而死,还要让其尸体不得完整。 在行刑的那一天,咸阳城的百姓都涌上街头。他们目睹了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丞相,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李斯被押赴刑场时,已经遍体鳞伤。长期的监禁和酷刑,让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臣已经形容枯槁。 刽子手按照惯例,先为李斯剥去衣衫,用凉水泼洒全身。这是为了让犯人在最后时刻保持清醒。 随后,刽子手手起刀落,李斯的生命就此终结。但这还不是结束,他的尸体被腰斩,暴露在街头示众。 李斯的悲剧并未就此结束,他的家人也未能幸免。按照秦朝的法律,重犯要受到诛连九族的惩罚。 李斯的儿子李由,作为三川郡守,也被逮捕处死。李斯的其他家人,不论老幼,都未能逃脱这场灭门之灾。 这场血腥的处决,标志着秦朝政治生态的巨大转变。一个开国功臣,就这样被自己曾经扶植的君主处死。 李斯之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预示着秦朝统治的动摇。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朝廷内部权力斗争不断。 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不断杀戮功臣,导致人才凋零。这种急剧的政治恶化,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07年,即李斯死后的第二年,秦朝就陷入了全面的混乱。项羽和刘邦的军队攻入关中,秦朝最终走向灭亡。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
寻墨阁本人
2025-04-16 15:14:26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