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4月16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海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翔楼新材(中海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翔楼新材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安徽工厂轴承材料利润率略高于汽车,售价可能在1万元以上,单吨盈利预计高于汽车业务。板材替代棒材在汽车、轴承、机器人领域成为新发展方向,公司基于成功案例推进技术迭代合作。公司无年降要求,50%客户逐月调价,50%客户锁价模式,利润率较为稳定。汽车领域增量来自老客户和新客户,尤其在被动安全系统方面预计实现增量。公司在材料研究、模具技术、热处理及工艺方面具备优势,与冲压厂商合作生产柔轮半成品。板材冲压工艺难点包括产品尺寸和厚度限制、生产批量要求、模具成本高昂。安徽工厂下半年将有一部分产量用于轴承材料,设备工艺与汽车材料相似,只是机械设备上做了升级。舍弗勒的增量持续增长,2024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5年增量趋势仍在延续。安徽工厂未来几年的研发费用可能会持续增长,因为轴承、机器人等领域许多新项目将放在安徽进行研发。若美国关税持续提高,公司可能暂停对美出口,但海外收入占公司整体比重不到1%,影响较小。公司关注其他领域,但布局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体量,材料也可应用于高铁、航空等领域,但因研发团队人数有限,目前尚未开发。公司提供的柔轮半成品可帮助客户省略前7道工序,但后续8道工序仍需客户自行完成。冲压工艺的优势在于降本增效和疲劳性能提升。公司核心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材料研发经验、强大客户群及丰富项目经验,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材料研究院不仅开发减速器材料,还在探索机器人领域的其他板块,目标是从单一零部件拓展至所有零部件。
2)欧菲光(中海基金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2024年,欧菲光实现营收204.37亿元,同比增长21.19%,毛利率达11.60%,同比增长1.58个百分点。近期关税政策变动对欧菲光影响有限,美国业务占比较小。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向南昌产盟购买欧菲微电子的28.2461%股份,以提高控制力和盈利能力,审计评估工作进行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79.23%,2024年增长32.15%,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与主流手机厂商的合作。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4亿元,增长25.73%,多款产品实现量产。公司将继续优化商业模式,强化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重点发展智能门锁、I眼镜和VR/R眼镜等新产品。
中海基金成立于2004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71.21亿元,排名128/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133.66亿元,排名115/210;管理公募基金数51只,排名100/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3人,排名95/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中海魅力长三角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2.67,近一年增长27.29%。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中海中证A500指数增强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25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