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今日复牌!278份券商研报曾吹起乐视大泡沫!华泰证券、高华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你们欠18万股民一个道歉……

证券之星 2018-01-25 04:01:17

乐视网23日晚间公告,根据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18年1月24日(星期三)开市起复牌。至此,停牌长达9月之久的乐视网,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审判。

23日上午,乐视网召开了终止重组暨经营情况投资者说明会,就市场普遍关心的复牌后公司股价问题、债务情况、公司情况以及后续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在说明会上,孙宏斌表示“愿赌服输”,搞不好乐视网只能是遗憾。对于乐视网的未来,似乎并没有太多信心。

终止重组,“新乐视”计划流产,2017年业绩预亏,以及此前提示的现金流紧张、股权质押等九大风险,在一系列利空之下,“空手”复牌的乐视网,后市连续跌停几乎已无悬念。

而在乐视网这场资本闹剧中,罪魁祸首无疑是贾跃亭。但不得不说的是,那些盲目看多、高位吹票,甚至在乐视危机爆发后还狂喊增持忽悠散户接盘的券商分析师们,也应受到良知的拷问。

具体涉及哪些券商和分析师?证券之星研究所系统梳理出乐视网上市以来的所有券商研报,并结合乐视股价走势,以期为大家给出答案。

1

券商集体踏空5倍行情 东方证券高位出研报挖坑

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正式登陆创业板。跟多数上市公司一样,乐视网并非一开始就自带光环,其真正被众多投资者所熟知,成为成长股的代名词,还是在2014年底开始的这轮杠杆牛市当中。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以券商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率先启动,但小盘股后来居上。在这期间,乐视网也走出了罕见的5倍行情。

2014年12月23日,乐视网创出当年年内最低价28.20元(除权),随后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里,疯涨494.4%,最高至2015年5月12日的179.03元(除权)。由于当时乐视网为创业板指的成分股之一,也因此成为价值成长股的典范。

但证券之星研究所数据统计发现,在乐视网这轮5倍上涨行情中,券商几乎集体失声,仅有少量研报面世。

统计显示,2014年12月底至2015年5月,针对乐视网的券商研报仅11篇,其中,东方证券最为活跃。

2015年4月13日,东方证券首次推荐乐视网,即给出了132.24元的目标价,当日的开盘价在94.5元,据此测算,有近40%的上涨空间。

2015年5月12日,东方证券再次上调乐视网目标价至195.8元,当日乐视网创出历史最高价179.03元,随后即开始了漫长的调整,成为乐视网股价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而证券之星研究所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乐视网上市以来的7年多时间里,针对乐视的券商研报共278篇,其中发布研报数量最多的是高华证券,达42篇,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研报数量均超过20篇。

7年多里仅发了7篇研报,从数量上看,东方证券并不算多,但是,从时间跨度来看,它绝对是一个异类。

数据显示,东方证券针对乐视网的7篇研报,均发布于2015年,这是所有券商中,跟踪乐视网时间最短的一家。而且,这些研报都集中发布于2015年的4月和5月份,也就是乐视网股价处于高位的时候。

东方证券的这种异常行为,在乐视网之前的行情中,也是不多见的。

纵观乐视网历史走势,在2014年底开始的这轮5倍上涨行情之前,大大小小还经历过四轮反弹,分别是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2012年1月至6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以及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

而证券之星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乐视网这四轮反弹行情中,券商研报评级普遍较为中肯,给出的目标价偏差也不大。

当然,也有例外。在2014年1月底反弹结束到12月23日新一轮反弹启动,这段时间里,券商给出了目标价普遍是虚高的,其中主要涉及两家券商,分别是高华证券和中泰证券。

但回过头来看,若这期间按照券商推荐买入,此后在乐视网上大概率是能够赚到钱的。

2

跌落神坛 危机四起 几大券商吹票无底线

乐视网的下半场(2015年5月12日之后),多半是在谣言与辟谣中度过的。

2016年8月起,乐视就不断被传出资金链断裂、供应商断供等消息;2016年11月2日,供应商集体追债;2016年11月6日,贾跃亭以公开信的方式承认乐视财务吃紧……乐视资金困局逐渐浮出水面,并一发不可收拾,欠债、欠薪、裁员、股价跌破平仓价、贾跃亭辞职出走等,乐视负面消息如潮水般涌出。

正如贾跃亭自己反思的那样,乐视网陷入资金困局的最大的原因在于“公司发展节奏过快”。显然,乐视在疯狂扩张的时候,贾跃亭没有预料到会有今天这一幕,对于那些只会吹票的券商分析师而言,更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证券之星研究所数据显示,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乐视网资金危机真正曝光之前,包括东方证券、高华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华创证券等券商发布研报,给予乐视买入或强力买入的评价,目标价最高为74元,多数给出的目标价超过60元。

对照一下乐视网这期间的走势,2015年6月8日的最高价在74.5元(除权),2015年8月7日最低至28.22元(除权),随后迎来一波反弹行情,最高至2016年6月3日的60.98元(除权),此后持续阴跌,股价较长时间维持在45元附近。截至2017年4月14日收盘(此次停牌前一个交易日),乐视网仅为30.68元/股(除权)。

在这期间,最为活跃的券商是高华证券,研报数量多达20篇,接近总数量的一半(总数42篇)。其中,15次给出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4次暂停评级,1次给出中性评级;给出的最高目标价为70.22元。而给出中性评价那一份研报,则是发布在供应商向乐视讨债之后。

其次是华泰证券。数据显示,2015年5月之后,华泰证券共发布17篇研报,总数为23篇,其中多数为买入评级。在2016年10月26日研报中,华泰证券给乐视的目标价为54~60元,维持买入评级。截至2017年4月停牌,累计跌幅为32.3%。

另外,在这期间,华创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太平洋证券也对乐视网给出强推、买入和增持的评级。

一直以来,资金都是乐视网最大的瓶颈。早在2015年11月,乐视网的资金危机就已现端倪。当时,贾跃亭先后两次减持,将获得的57亿资金无息借予上市公司。对此,券商普遍视为利好,对乐视深层次的资金危机只字不提。

对于贾跃亭减持一事,华泰证券2015年11月2日发布题为《贾跃亭减持32亿反哺公司,实现一箭三雕》的研报,其中是这样表述的:大股东贾跃亭前后两次减持,共获得 57 亿资金无息借予上市公司; 同时 48 亿再融资已经获批,正在募集中; 乐视将获得百亿以上资金注入。充沛现金流的注入有望促进公司各项业务进入加速成长期, 维持“ 买入” 评级。

面对这件事,所有的券商分析师似乎都忽略了一点,或许是不愿提及的一种可能:如果贾跃亭的借款承诺履行不了怎么办?显然,这样的情况后面还是真实发生了,贾跃亭爽约,当初承诺“向上市公司借款”,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减持噱头而已。

3

基金三次下调乐视估值 复牌多少个跌停?

2017年1月13日,贾跃亭迎来了中国好老乡孙宏斌,融创150亿驰援乐视网。1月16日,乐视网复牌,但高开低走,17日迎来久违的涨停板。

有意思的是,1月16日,中信证券研报给乐视买入评级;1月17日,中金公司给出推荐评价,目标价为43元,不过在4月21日将目标价下调至27元。

孙宏斌斥资150亿并没有令乐视网起死回生,负面消息还是一波接着一波,高管辞职、贾跃亭出局、无力履行借款承诺、三季报业绩巨亏、IPO造假……

令人不解的是,在乐视网年报净利润增速下降、负面新闻缠身的情况下,开源证券4月20日研报,还给乐视网以“增持”评级,并预计 17/18 年 EPS 为 0.29、 0.54 元,对应 PE105 倍、57 倍。好在乐视网4月17日起就停牌了,投资者才幸免高位接盘。

无独有偶。在乐视网停牌之后,海通证券连发两份研报,均给予其增持评级,并预计乐视网2017、2018年的净利润为10.44亿元、17.22亿元,但实际上,乐视网2017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16.5亿元,预计全年净利润为亏损。

实际上,由于乐视网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基金公司2017年7月中旬以来,三度下调乐视网估值,最近一次下调估值后的价格为3.91元左右。

2017年4月17日乐视网停牌,停牌前(4月14日)的收盘价为30.68元(10送10加分红相当于15.33元),按照目前3.91元/股的价格,乐视网股价下调75%,相当于遭遇了连续13个跌停板。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来看,现金流紧张、股价暴跌带来的股权质押平仓压力以及盈利能力堪忧,是乐视网复牌后无法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孙宏斌在1月23日召开的说明会上表示,“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进入,公司将面临经营困难问题。”这意味着乐视网面临退市风险。

另外,乐视网股价的下跌将使得贾跃亭质押的股权存在较大的强平风险。而目前,贾跃亭未向公司提供其质押股权处置计划,也未表示不对所持股权在质押机构的质押行为支付补足保证金。而融创中国也未向公司表达进一步增持意向。

对于乐视网复牌后的股价走势,孙宏斌在1月23日召开的说明会表示,股价走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无法对复牌后股价进行判断。但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特别是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方式下的投资风险。

而乐视网复牌后若股价大跌,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投资者。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乐视网股东数为18.59万户。

1 阅读:55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为中国投资全方位提供海量金融资讯信息,原创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