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看发展招商引资拼落地]
“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侯洪建
近日,在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日用玻璃生产车间,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在经过配料、熔制、成型、冷却、质检等一系列工序后,一个个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化妆品瓶陆续从传送带输送出来。
作为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的一期项目,富地金虹于去年10月建成投产,专业生产化妆品瓶、饮料瓶、白酒瓶等万余种日用玻璃制品。
“目前我们每天可生产玻璃液40吨,制成化妆品瓶20万支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公司董事长刘权德说。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质石英石资源及充足电力资源,深受玻璃制造企业青睐。但让企业安心投资的因素,不止这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一路走来,刘权德感触很深。
“引企”更要“留企”!去年以来,张掖市全力以赴做好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为项目早日落地投产创造良好环境。全面开展“万所联万企”“千企调研纾困”等为企服务活动,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
刘权德说,玻璃制造行业在电力供应要求上有其特殊性,生产线上如熔窑、退火窑等关键设备需要持续运行,一旦停电将导致玻璃液凝固、窑体损坏,需要配备双回路双电源来确保供电稳定性。
“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入企走访了解后,很快帮助我们解了后顾之忧。”刘权德说。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公司营业执照在一天内完成办理;政府为公司规划光伏发电基地,降低用电成本;帮助引进玻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张掖市、甘州区多部门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帮助解决难题,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在公司质检车间,操作人员罗娟娟和同事们正在对化妆品瓶进行全检初筛、抽样复检及终检确认。“这是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卡,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罗娟娟说。
公司投产以来,通过采用纯电炉生产,自动配料,高温熔化,一体成型,其生产工艺融合了先进技术与环保理念,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5亿元,年利润3500万元。
持续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张掖市各级各部门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两年,在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中,一批相关企业在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加速集聚,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在成功引进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后,我们又先后引进了日用玻璃硅材料和玻璃包装产品加工等玻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张掖市招商局副局长闫斌说。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刘权德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他说:“我们二期项目很快完成建设,三期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
当下,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正在加速培育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预计带动当地就业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