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天内三次抨击鲍威尔

金融界 2025-04-18 13:28:04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不满已公开化。4月17日,特朗普一天内三次抨击鲍威尔,指责其决策“总是太迟和错误”,称其“搞政治”“太糟糕”,并施压要求降息,认为鲍威尔“早就应该像欧洲央行那样降低利率”,还呼吁其“尽快离职”。此前,鲍威尔重申美联储需等待形势更明确后才考虑调整政策立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经济面临高不确定性,需避免关税持久推升通胀。

特朗普青睐的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沃什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沃什曾是特朗普2017年任命鲍威尔前考虑过的人选,但其背景颇具争议。作为雅诗兰黛继承人的女婿,沃什几乎没有正统经济学背景,且在金融危机时期多次错判市场和经济。他曾在房地产泡沫萎缩、金融市场动荡时吹捧衍生品工具,危机后过早担忧通胀,反对刺激经济的措施。不过,沃什本人并不想提前上任,他劝说特朗普不要罢免鲍威尔,主张让其完成任期。

本周一,白宫传出美联储“换帅”风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他与特朗普“一直在考虑”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人选,并计划在秋季开始面试潜在候选人。有分析指出,鲍威尔可能面临被特朗普直接解职或被架空的命运。本周三,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由美国法律赋予的,政府不可以无故罢免联储官员。他还称,美联储将继续做该做的工作,不受政治影响。

此外,今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的一场判决可能成为今年夏天的“黑天鹅”事件。特朗普政府正准备请求最高法院解雇两位联邦机构的高官。此案的最终判决是对“特朗普是否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试探。现行《联邦储备法》规定解雇美联储主席需有“正当理由”,但若最高法院推翻“Humphrey’sExecutor”案的判例,将极大削弱这一保护屏障,为总统干预美联储运作打开大门。

沃什在1月发布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中表示,关税政策的通胀效应可能远小于放松管制和削减开支带来的通货紧缩效应。他认为,美联储不应该将通胀归因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或是即将到来的特朗普关税,而应看到“政府支出过多和央行印钞过多”才是通胀的真正原因。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阅读:12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