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养老金平等的定义应该是大家都用一套相同的规则! 而不是简单的完全是一个数字,绝对

养老金平等的定义应该是大家都用一套相同的规则! 而不是简单的完全是一个数字,绝对平均才算平等。 “一个规则”定义应该是相同的计算公式原则,包括公式中的工龄指数计算细则。 如果仅仅是公式相同,而工龄指数计算细则不同,则一定会产生计算偏差。“一个规则”成了假象! 例如: 江苏企退92-95年行业统筹单位未建账实缴养老保险的下岗离职人员未实缴年度指数按1算,而原单位现职人员按实缴后若干年平均值算,非行业统筹单位的人员按实算,这就不是“一个规则”,而是用了三个规则区分不同群体! 如果是“一个规则”,完全可以规定“所有人员未实缴年度都按1算,或者都按实算,或者都按实缴后若干年平均值算,亦或三种算法取其高者算”! 再如,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工龄截止到2014年,能理解,因为之前没有实缴养老保险;企业过渡性养老金算到1995年前后(各省不统一),也能理解,因为此后有了个人账户养老金。 事企过渡性养老金工龄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差距18年,问题是,过渡性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规则不同,同样工龄同样指数,两者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有偏差?如果差距不大,尚能理解。 理论上,过渡性养老金与社平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计息挂钩,现实是社平涨幅与计息幅度明显存在差距,所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明显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捂脸][捂脸] 如果把企业实缴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只算实缴指数,不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实际工龄和实际指数“算过渡性养老金”,或者事业18年以推算存储额与企业一样计息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样规则细则相同才真正做到了企事“一个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