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文军通讯员闫豪杰)4月22日,位于黄河岸畔的临猗县角杯镇吴王渡黄河甲鱼养殖基地内,基地负责人裴少增与工作人员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排雷”式对甲鱼苗进行捕捞,随后进行冲洗、称重、套袋、装箱,最后加冰运往南方市场。
黄河甲鱼俗称黄河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甲鱼品种,因为生长在黄河岸边而得名。“吴王渡黄河鳖”是临猗县地理标志产品。甲鱼苗抵抗力强,在外塘过冬损耗明显低于其他品种,再加养殖技术成熟,成年甲鱼品质上乘、肉质鲜美,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吴王渡黄河甲鱼养殖基地利用先进科学的养殖方法,黄河甲鱼的生长周期由3年多缩短至1年半,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改变了黄河甲鱼生长周期长的弊端。目前,该基地甲鱼养殖面积已达505亩,年产甲鱼苗80万只、商品甲鱼15万公斤以上,是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的优质甲鱼种苗生产基地。
“我们这批甲鱼苗在基地养了有两年时间。主要供应湖北、湖南市场。预计可持续供应到5月中旬,今年总产量有10万公斤左右。”裴少增边忙碌着边向记者介绍。
湖北客商王乐成已经连续15年来吴王渡购买甲鱼苗了。他说:“这边的甲鱼苗抗病能力强,好养活,今年准备调10万公斤到我们那儿去养。”
黄河甲鱼体态健硕、动作敏捷,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相互咬伤,确保高品质送到客户手里,工人们还逐个给甲鱼套袋。“因为现在气温逐渐升高,甲鱼活动量大,如果不单独把它们分开,它们可能会相互抓伤,如果咬伤了,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我们要把它们全部单独包装起来,保证它们不受损伤。”湖南省甲鱼养殖户涂焦解释道。
黄河甲鱼养殖的水源为黄河水侧向补给水,水质优良。在天然环境中饲养的甲鱼生长较慢,通常需要养殖两年时间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为提高出塘上市率,裴少增结合自己的养殖经验,运用“温室育苗+野外放养”的半野生养殖方法,大大缩短了甲鱼养殖周期。
“这是第五次来临猗了,这里的甲鱼体质、体型都非常好,生命力特别强,主要是好养,长势又非常快,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我感觉这个品种越来越稀少,我想把这个品系引入到我们湖南,好好培育出来。”湖南省甲鱼养殖户聂连乐说。
黄河甲鱼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旺盛,除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养殖技术外,还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密不可分。黄河甲鱼鲜肉中富含钙、硒、EPA、DHA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临猗吴王渡黄河甲鱼种苗质量培育好,把‘吴王渡黄河鳖’地理标志做强做大,为临猗水产养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对于甲鱼产业的未来,裴少增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