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记者袁欣悦
4月28日,沧州小伙周建路带着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母亲外出“看世界”的第12天。阳光正好,这对母子正在去往河南开封的路上。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电动三轮车,这辆看似普通的三轮车,在周建路的巧手下,变成了一辆移动的1平米“房车”。车上铺着柔软的垫子,装着简易厨具,这就是他们旅途中的温馨“小家”。
“不能再拖着了,我要带着母亲去外面看看。”周建路面对记者,眼神坚定地说。去年秋天他打工回家时,看到母亲呆呆地坐在家门口,目光中满是落寞,心痛极了。周建路57岁的母亲因为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几乎不出门,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他们所在的县城。
望着繁华街道上落寞坐着的母亲,他突然感觉不能等自己有钱再去了,要趁着母亲健康,快些去,别再留遗憾。
周建路的故事,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出生在沧州青县曹寺镇后牛圈头村的他,父亲靠捡破烂、卖儿童玩具养家糊口,母亲则因小儿麻痹生活不能自理,他从小是被二奶奶带大的。二奶奶的老家在东北,曾在他12岁时想过回老家。得知消息的周建路,哭着哀求二奶奶留下,那句“我养你”的承诺,让二奶奶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一辈子无怨无悔地照顾着这个家。
14岁那年,家庭的重担迫使周建路外出打工挣钱。2015年,父亲瘫痪在床,22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村里,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个家庭,2022年,二奶奶也因病离世,留下周建路与母亲相依为命。“没能和二奶奶一起旅游,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周建路感慨地说。
为了不再留下遗憾,周建路决定带着母亲踏上旅途。3月5日,他开始着手准备这次旅行,花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用钢管将电动三轮车改造成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小屋。妻子吴焕婷也细心地准备了各种日常用品,包括被褥、帐篷、简单的厨具等,为这次旅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4月17日,一切准备就绪,周建路带着母亲出发了。他们驶过田地,欣赏盛开的花朵;驻足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前,感受历史的厚重。每一处风景都让母亲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她的脸上开始洋溢起久违的幸福笑容。周建路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他说:“只要母亲开心,我就知足了。”
然而,旅途并非一帆风顺。电动三轮车有时会没电,周建路和母亲不得不寻求陌生人的帮助。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许多好心人。有一次,在河间市的一个村庄,电动三轮车没电了,周建路焦急万分。这时,一家杂货店的店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的充电请求,还搬来椅子让他们休息。“慢慢充,不着急,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店主的话让周建路心里暖暖的。
更让周建路感动的是,一路上有许多陌生人向他们伸出援手。有的邀请他们到家里吃饭,有的为他们提供旅游攻略和美食推荐,还有网友详细规划路线,标注出适合残疾人游玩的景点。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支持和关爱,让周建路和母亲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力量。”周建路感慨地说,“我相信在未来的旅途中,我们还将收获更多的感动与美好。而我也要用自己的故事去温暖更多的人。”
目前,周建路与母亲已游历河间、献县、衡水等地。原计划一路向南,经河南前往妻子吴焕婷的四川老家,但因“房车”难以适应山区路况,遂调整行程,计划河南之旅结束后转赴山东。虽然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但周建路表示,只要母亲开心,他就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