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近日,安徽省关工委“江淮五老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合肥举行。省关工委主任张俊出席会议。
会议通过视频展播、现场讲述、事迹分享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全省“五老”队伍“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8名基层“五老”代表的感人事迹引发热烈反响。
霍山县关工委主任邵必贵,20年来以祖辈四代五人参军的红色家史为教材,开展宣讲400余场,受众超20万人次。他创新打造“红色传承”“法治教育”品牌,推动组建500人“五老”宣讲团,助力霍山县连续17年实现青少年“零犯罪”。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83岁“五老”王兴林在社区创办“五老工作室”,开设四点半课堂、公益课程,疫情期间带病策划线上教学,惠及800余名青少年,用“云端课堂”架起关爱桥梁。
阜南县关工委主任杨文久带领“五老法治诊所”义务接诊14年,解决青少年法律问题1700余件,结对帮扶孤儿黄某、困境儿童张某等,助其圆梦大学。涡阳县陈大镇关工委主任王学堂募集善款20万元资助200余名贫困学子,为失足青年定制职业技能培训方案,60%帮扶对象实现稳定就业,帮助“问题少年”变身创业典型。旌德县关工委副主任黄承义成立济困助学协会,15年募集善款492万元,资助困境学生1839人次,助力4名受助学生入党、8人考入研究生。寿县双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周晓云十年扎根乡村,构建覆盖21个村校的关工网络,帮扶留守儿童孙某从自卑少年蜕变为品学兼优学子。望江县文凯学校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汪毅坚持“真心奉献教育,真情回报社会”,创建民办学校收留“被放弃”的孩子,以“十个好”行为规范重塑9000名学生人格,累计捐资500万元,帮助300余个家庭。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关工委副主任么淑芳扎根矿区20年,组织安全宣教300余场,调解职工矛盾60余次,创办“么姨热线”守护千名矿工家庭,被誉“矿山最美夕阳红”。
8位优秀基层“五老”代表是全省73万“五老”的缩影,他们以白发映初心、用行动践使命,彰显了新时代“五老”的政治担当与情怀。会议号召广大“五老”以先进为榜样,继续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优势,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银发力量。(陈默记者吕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