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即将正式到来的时候,天气的变化就会变得更为显著。
而最明显的表现无非就是降温和降雪,这在东北地区尤其如此。
在东北过冬的人应该都会经历过一两次到两三次,每年冬天都可能会下这么几场雪。
这不仅影响着交通,同样也会影响着各项户外活动的开展。
况且,白雪皑皑的大好风光也是让人心旷神怡。
所以大家对冬天降雪量到底会有多少也都是很关心的。
而最近有这样一句关于冬天的谚语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冬天要下大雪,十月初一要下雨”是它大致的意思。
那么这和即将到来的冬天有什么关系呢?
“雨下十月一 冬雪跟窗齐”“十月初一”具体来说应当是农历的十月初一,也就是阳历的11月1号。
农历十月是说农历九月后的第一个月。
也就是说11月1号这一天若是下雨的话,那么冬天就很有可能会来一场大雪。
这句谚语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还是很有趣的。
甚至在南方地区也流传着为什么农历十月初一下雨冬天天气可能会伴随着大雪的原因。
据说,在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么第二天早上问问窗外,就会发现外面已经开了一夜窗了,窗子上都是冰雪。
但这也只是地方特色,具体是哪个地方来源不明。
然而,不同地方流传下来的谚语并不是调侃,而是一种经验总结。
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这就导致这些谚语也有所不同。
比如南方地区便有“秋分扔南瓜,冬天就刮发”的说法,也有其他相关说法。
但这些说法信度都不及东北人过冬一句谚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逐渐也就总结出了许多相关说法,如“十月灾害北风刮”。
那么这意思又是什么呢?
“十月初一 北风刮”北风刮也就是指十月初一这一天北风来临。
这一天北风较快伸手还能摸到北风,甚至还都夹杂着一些刺骨寒意,如果傍晚出门的话极有可能被冻成冰块。
当地的气象部门也可能会发出天气预警,不仅特别冷,还极有可能会伴随降霜降雪。
甚至身边的人说话都可能吹出白气来。
除了手酸胳膊凉以外,本身就容易出现冻伤的人还可能再次出现冻伤现象。
更别提夜晚出门了,北风犹如刀刻一般冰冷。
尽管大家晚上一般都不会出去,但是万一谁家有事还要出去的话,也相当于给自己凿冰块取暖一样。
所以这句话结尾有“冰流子压着房屋塌”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往日泡水筒筒留下来的冰流子,加之冻融交替后出现的问题,导致房屋受到影响以至于大面积的坍塌事故发生。
这句话除了北风影响天气寒冷以外,还有其他含义。
他们还总结出来另一句相关谚语:
“十月初二日头出,三五天里不得移”。
意思如果这句话说实在,十月初二那天日头出来的话,那么后续天气变化就没什么动静。
然后又接着问:“那如果日头没出来呢?”
人们回答道:“阴云裂嘴口,七八天里坏不了。”
意思就是说如果十月初二这天没有太阳的话,那么进一步发展起来就是阴云裂嘴口,要下雨的节奏。
那么这两句话之间有直接关联吗?
冬天天气情况是否能凭经验总结得出?即使农历十月初二这一天没有太阳,若是阴云裂嘴口,没有太阳自然是好事,保不定几天后竟然没什么动静了。
但是,如果没有太阳照射,晚上自然是特别冷,也就是说寒流逐渐渗透,随之而来的一些寒流可能会带来一些雪雾现象,这大概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冻雨。
因为这样天气环境条件适合结冰,在晚上的时候由于温度降低,使得降落冻结,从而形成了一些冰雾,这就是所说的冻雨现象。
由此可见,这两句话之间具有关联性,但是离不开东北地方的一些气候特点,因为就算没有地形因素,也不知会不会形成这样奇特的冻雨现象吧。
归根到底,东北地理位置偏北这些还是主因,但内蒙古更是离东北更近,所以自然就成为了其余地区的首选之地。
这些谚语声产业外地说不一定准确,但是对东北、内蒙古等地来说,而自己诚信是准的。
还有更南方一点的话,气象预测似乎也并不是十分准确。
但是很多方面上北方总结上来的这些经验要比南方上总结上来的经验更加准确一些。
所以大家还是信从当地人更稳妥一些。况且社会也在不断前行,一些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谚语也并不是完全准确。
未来天气气候变化或许适应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总得说,在这些经验之中,我们还是找到了许多众多不准确之处和各个地方的一些经验性的认识。
结语我们要辩证客观看待老一辈人的智慧、经验和谚语,大部分不准确其实也是当地人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有一定准确性的成分在里面。
况且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未来老一辈们口中总结下来的这些经验在现代社会可能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