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贪污” 30亿案件,最倒霉的无疑是这两位美女!不仅当了 “背锅侠” 、还没享受几天生活,就进去踩缝纫机了…… 李建平“贪污”30亿的案子,绝对是近些年腐败圈里的一颗重磅炸弹。这家伙靠着职务便利,把国有资产当自家钱包,硬生生掏空了30个亿,最后把自己送上了死刑名单。 可这案子最让人唏嘘的,不是李建平的下场,而是两个普通女孩——王亚娟和敖东芝的遭遇。 她们从底层服务员被拉进这场贪腐大戏,稀里糊涂当了高管,最后却成了替罪羊,人生直接崩盘。
先说说李建平这人。1960年出生,河北霸县人,早年是个老师,82年教书,85年入了党,后来一步步爬上高位。 从内蒙古电子工业局团委书记,到啤酒厂副厂长,再到呼和浩特的水务系统一把手,最后当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这履历看着挺光鲜。 可谁能想到,这家伙在位子上没干啥正事儿,满脑子都是怎么往自己兜里捞钱。 他利用职权搞空壳公司、操控项目资金,贪污手法从小心翼翼到明目张胆,胃口越来越大,最后把自己玩进了死胡同。 30亿啊,这数字听着都吓人,一般人一辈子都见不着这么多钱,他倒好,直接当提款机用了。 再看看王亚娟和敖东芝。王亚娟,1987年生,蒙古族,通辽农村出来的,家里穷得叮当响,20岁前独自跑到呼和浩特谋生,在四星级酒店当服务员。 敖东芝背景差不多,也是农村出身,干的也是服务员的活儿。她们没啥文化,也没啥背景,每天端盘子擦桌子,赚的那点工资也就够糊口。 2008年,李建平把她们招到“水岸小镇”会所,薪水翻了几倍,生活一下子好了起来。 到了2016年,他又以她们的名义注册了德源兴盛实业公司,一个当执行董事,一个当监事,听着多牛气。可实际上,她们啥也不懂,就是李建平手里的俩傀儡。 这公司是李建平洗钱用的空壳子。他通过虚假交易把国有资金转出去,王亚娟签过好几亿的合同,敖东芝也在会议上稀里糊涂点头同意决议。 她们压根不知道这些操作背后是啥,只觉得高薪来得容易,日子过得舒坦。结果呢?2018年审计查出问题,调查组顺藤摸瓜找到公司,她俩直接成了重点目标。 警察上门那天,手铐一铐,俩人傻眼了,审讯时还喊冤说啥也不知道。可证据摆在那儿,签字是她们的,法院认定她们协助贪腐,直接判了刑。 从服务员到高管,再到囚犯,这人生转折也太刺激了。 李建平为啥挑她们下手?很简单,这俩女孩没背景没经验,太好拿捏了。他随便给个高薪高职位,她们就感恩戴德,根本不会多问。 他还挺会玩儿,听说公司职位是用“石头剪刀布”决定的,多荒唐啊!可对王亚娟和敖东芝来说,这机会像是天上掉馅饼,哪会想到是陷阱。 她们签字盖章的时候,可能压根没细看文件,以为自己就是个跑腿的,哪知道这是在给自己挖坑。 等到案发,李建平被判死刑,他儿子跑路海外,她俩却得在监狱里熬日子,出狱后还背着案底,工作婚姻都没戏,彻底废了。 这案子的核心,就是李建平利用职权侵吞国有资产。他早年还算谨慎,靠关系掩盖资金流向,后来胆子大了,操作也粗糙了,甚至找替罪羊来扛风险。 王亚娟和敖东芝就是这么被他盯上的。她们从酒店被拉进公司,本以为是翻身的机会,结果成了棋盘上的炮灰。 李建平倒台了,死刑伺候,可她俩呢?短暂的高薪换来的是半辈子阴影,这代价也太惨了。 说到她们的责任,有人觉得她们挺冤。毕竟,她们没文化,没见过啥世面,突然被领导提拔,谁不会懵圈啊? 李建平给她们画大饼,她们信了,签字时可能真不知道自己在干啥违法的事儿。可也有人说,她们不能算完全无辜。 毕竟这么大笔资金进进出出,正常人多少会起疑吧?就算不懂财务,签几亿的合同不问问清楚,多少有点贪心和不负责。她们享受高薪时没拒绝,出事后喊冤就有点晚了。
这事儿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谁都可能眼红,但底线得守住。王亚娟和敖东芝的教训太惨痛了,她们不是主谋,却因为没警惕栽了大跟头。 现实里,这种“背锅侠”还不算少见,有时候你以为抓住了机会,其实是被人当枪使。李 建平案不只是贪腐的曝光,也是对咱们普通人的一次警钟:别光盯着眼前的甜头,得想想背后有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