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这是1936年,西安事变前,蒋张两人与妻子一张罕见的合影,照片中的蒋一脸严肃、忧

这是1936年,西安事变前,蒋张两人与妻子一张罕见的合影,照片中的蒋一脸严肃、忧心忡忡,少帅却是笑容满面,两位夫人看起来,似乎也有点不太高兴。

张学良和蒋介石曾经是中国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是因为这两个人当时的身份地位比较高,更重要的是两个人所做的决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了解中国国民政府时期重要事件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是蒋介石当政,他作为孙中山的接班人,却有着与孙中山先生不一样的理念。

在蒋介石的操作下“三民主义”已经变了味道,这引得很多拥护孙先生的人士和共产党人很大的不满,其中就包括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夫人和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是一位有胆识,有谋略,有格局,非常爱国的人。他少年得志,风流倜傥,与赵四小姐的感情故事频繁地出现在众多影视剧中。

当大家都为张少帅丰富的感情生活所折服,为他发动“西安事变”的行为所钦佩的时候,大家却忽略了蒋介石和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个人发动“西安事变”,杨虎城最终被蒋介石处死,张学良作为主要负责人只被软禁起来,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

了解原因就要从了解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说起。张学良和蒋介石结识在皇姑屯,此时的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害死,作为直系的接班人,张学良的威望不足。

为了抵抗日本人的威逼,张学良决定以国为重,投靠蒋介石,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

此后,张学良和蒋介石接触越来越多,虽然蒋介石为了调和各方势力也对张学良进行打压,但是长期的接触,蒋介石发现他和张学良性情和秉性相和,于是便和张学良结拜成为实打实的异姓兄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东北军,事情紧急,张学良曾多次发电报请示要抗击日军,最终都被蒋介石驳回,甚至还命令张学良退出东北。

如此决定不仅让张学良背上了千古骂名,也让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政治策略产生质疑。

因为在此时期,正是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内战之时。蒋介石的想法就是要稳住日军,不要与其正面冲突,保存实力剿灭共产党军队。

然而,日军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杀人取乐,种种行为都让张学良愤恨不已。

张学良曾多次表达了自己的对日军态度和想法,但是蒋介石都不予理睬。

与此同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接触到很多共产党人,通过对共产党人的了解,张学良认为国民政府应该和共产党人同气连枝,团结一心与日军开战,而不是让百姓和人民受苦,让国土被日军吞噬。

张学良的联共态度,蒋介石心知肚明。为了安抚他,蒋介石带着自己的夫人宋美龄来到西安看望张学良和他的情人赵四小姐(此时的赵四还是张学良助理的身份)。

张学良及其众人热情的款待了蒋介石等人,并根据蒋介石的要求一起同去茂陵游玩。

为什么会去茂陵?很大可能是蒋介石将汉武帝作为自己的标杆,希望自己也能开疆扩土,成为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伟人。

张学良和蒋介石众人一起爬上,登高之处让人心潮澎湃。

蒋介石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让张学良改变观点,一心一意的跟着自己走。而张学良却想通过和蒋介石的见面争取共同抗日的机会。

蒋介石心情很好的要求张学良即兴作诗,张学良也笑着答应,沉吟片刻便道:“偶來此地竟忘歸, 風景依稀夢欲飝; 回首故鄉心已碎 ,河山無恙主人非”。

诗词中饱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蒋介石却没了兴致,因为他从这诗词中知道,张学良想要抗日之心和自己背道而驰。

于是,在下山后,众人的合影中就出现了穿着保守的蒋介石满脸阴沉,反观张学良不仅穿着潮流随性,笑容也很洒脱。

这张照片照于1936年,照片中除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外,中间还站着两位女士,一位就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紧挨着她的就是张学良的女人,当时的女助理赵四小姐。

两位女士表情看起来很淡然,没有张学良那样开心,也没有蒋介石那般严肃。

通过这次接触,蒋介石已经明白自己和张学良观点反悖是无法调和的,而张学良也明白,他没有能力转变蒋介石的想法,想要救国抗日就要采取别的方式。

此后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便通过“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和谈,逼迫蒋介石抗日。

不愿意的事情被迫而为,作为民国政府的领导者蒋介石自然不会轻易就算了。此后,张学良便被蒋介石幽禁起来,直到90岁才恢复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