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八宝箱”,在他的红颜知己凌叔华手中。凌淑华

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八宝箱”,在他的红颜知己凌叔华手中。凌淑华将箱子给了胡适,委托他转交给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可没想到,胡适拿到“八宝箱”之后,直接交给了林徽因。

徐志摩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位新诗体诗人,他出生在浙江的海宁,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上海沪江大学学习的时候,成绩非常有益,后来又去了北京大学,在这段时间,梁启超是徐志摩的师傅,当时举办了轰轰烈烈的拜师仪式。

1918年,徐志摩去了美国深造,他见识到了国外的优秀诗人和作品,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又去了英国的剑桥大学学习经济学。

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徐志摩尤其喜欢欧洲的浪漫主义诗文,他经常参加一些文学的沙龙,写作风格深深受到了唯美派诗人影响。

回国后的徐志摩,在思想上已经和师傅梁启超出现了很大差别,很早以前,徐志摩在父母的安排下和张幼仪结婚了,他觉得婚姻生活十分痛苦。

徐志摩表示,自己喜爱的东西,要不顾一切的争取,特别是在婚姻方面,徐志摩有一种自己特有的人生理想,他坚持婚姻个性化和自由化。

1920年期间,徐志摩正在伦敦欣赏美景,寻找写诗的灵感时,刚好碰上了一位才女,名叫林徽因,徐志摩觉得这个女人活泼又纯洁,林徽因也被徐志摩的才气所吸引,两个人很快陷入了恋爱之中。

英国成为他们共同的爱恋之地,徐志摩评价林徽因超凡脱俗。

为了能和林徽因在一起,1922年,徐志摩毅然决然的做了离婚的决定,他甚至不愿意再看张幼仪一眼。

但是没想到林徽因回国之后,她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尤其是她考虑到徐志摩是一个有妻子的人,几番考量下她嫁给了梁思成。

得到消息的徐志摩悲痛万分,他认为自己既失去了一位美女,又失去了婚姻,得不偿失。

当时,社交场上又出现了一位美女,名叫陆小曼,陆小曼的丈夫是一位军官,陆小曼说:“他就是一个木头人,不管白天黑夜,都躲在书房里面工作。”而陆小曼是一个社交狂人,喜欢和人们聚会,她对自己的丈夫十分不满。

陆小曼和徐志摩一样,接受的教育是西式教育,社交场上的人们都在追捧她,陆小曼过惯了快乐的自由的生活。

陆小曼说:“女人活着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丈夫,还要张扬出自己的个性。”

陆小曼实感无奈和婚姻的疲惫,但是她找不到一条情绪的出路,直到遇上了徐志摩。

有一次,徐志摩受邀参加了一出京剧的表演,他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古代的老师,戏里面的漂亮的丫鬟就是陆小曼,两个人一见面就爱上彼此,陆小曼果断离婚和徐志摩在一起。

1931年,徐志摩坐飞机的时候不幸遭遇了意外,噩耗传遍了整个文化界,很多崇拜他的诗文好友们,用独特的方式缅怀这位诗人。

胡适找到林徽因后商量了一番,成立了徐志摩文学奖,先后又建立了以徐志摩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和纪念馆。

正当胡适和林徽因打算出版关于徐志摩的文集,他们听到了一个消息,生前徐志摩将一个八宝箱交给了一位女作家,里面是徐志摩写给自己历代女友的私密书信,包括1924年徐志摩在一辆车上写给林徽因的情书。

林徽因打探到这位女作家就是凌淑华,她也是徐志摩生前身边的红颜知己。徐志摩从来都不给别人的书作序,但是他非常欣赏凌淑华的文字,亲自给她的第一本小说做了序言。

在众多女人中,徐志摩最信任的就是凌淑华。林徽因找到凌淑华要求把八宝箱给她,但是凌淑华对林徽因的这种态度十分不满,当面拒绝了她。

凌淑华拒绝林徽因的理由也十分合理,八宝箱中有两本私密日记,是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把八宝箱给了林徽因,那么陆小曼的秘密岂不是公之于众。

林徽因不得不去请胡适帮忙,她说:“那八宝箱里有一篇日记是康桥日记,徐志摩当初是写给我的,所以我想得到这个箱子。”

胡适又再次找到凌淑华,他说:“你能否把八宝箱交给我?”

凌淑华觉得胡适挺可靠的,毫不犹豫的把八宝箱交给了胡适,她说:“我委托你将八宝箱交给陆小曼。”

胡适拿到箱子后,便送给了林徽因,但是他把其中两本关于陆小曼的日记拿出来归还给了她,箱子里剩下的是康桥日记。

最后八宝箱的最终去处便不得而知,后来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书信被发表出来,但是林徽因和陆小曼、凌淑华的关系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