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可休矣#】现在,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举办的各类论坛、峰

【#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可休矣#】现在,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举办的各类论坛、峰会、学术会议上,活跃着一些院士专家的身影。院士专家带着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参会,不仅有利于与会者获取前沿动态,还能激发创新思维,让人开阔眼界、收获真知。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院士专家外出参加活动过多过频,四处站台亮相,对科研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比如,有的院士专家不分场合、不加甄别,频频受邀参加各类论坛会议,“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学术赶场人”。有的参会院士专家只登台不致辞,打个卡、露个脸就离场;有的则对致辞、报告准备不足,对所讲内容不上心,应付一下了事,甚至“一个PPT走遍天下”,既没有前沿成果的展示,也没有最新学术思想的分享,“学术增值”乏善可陈。

院士专家参加一些正常的学术论坛和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频繁地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就会分散自身精力、挤占科研时间,助长浮躁之气和功利之心。特别是院士的一言一行在科研界有着重要示范作用,如果他们热衷于抛头露面,将对青年科研工作者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至于那种“应景性”“对付式”参会,就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

其实,对于院士专家外出参加活动,不少单位都是有制度规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更是明确禁止院士参加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这类问题之所以禁而不绝,既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方面的因素。有的制度细化不够,对院士专家的行为边界规定得不够明晰;有的在制度执行上不够有力,甚至睁只眼闭只眼,形成了“破窗效应”。从社会风气看,现在不少论坛会议举办方不关心活动产出多少实际成果,只要受邀嘉宾的名头足够大就行,认为这样才上档次、有面子,故而不遗余力地邀请学术“大咖”撑场面。这在客观上对“跑会”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破解“赶场式”跑会难题,院士专家所在单位应负起责任、加强监管,对他们外出讲课、作报告等作出更细化的规定,明确哪些可以去、哪些不能去,并强化制度规定的刚性约束,对违反者给予严肃处理。院士专家也应自觉减少无实际意义的“站台式参会”,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带好头、作表率。此外,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论坛会议举办单位的监督,对不重实际只重排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推动论坛会议“重拾初心”、回归本源,更好地助力强国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科技日报)

评论列表

洁净的空气
洁净的空气 8
2025-05-07 06:18
建议工程院科学院出个规定: 鉴于院士待遇很好了,参会一律不得收取费用,否则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论处。你看一下能够刹住车[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玉生烟
玉生烟 3
2025-05-06 15:32
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帽子的问题
猪八萌主
猪八萌主 3
2025-05-07 06:42
就是让科研人员回归科研。让学术人员回归学术,希望能大幅度减少不必须的会务!
so sad
so sad 2
2025-05-07 03:19
是的是的,只要有出场费
倩倩~~
倩倩~~ 2
2025-05-06 17:31
管理制度有问题,科学家,科技院士,专家们都有单位,研究出的产品是该单位出来展示!注明或表章是谁研究或开发设计就行,而不是让他(她)们个人出来走穴,捞金!还有退休的同志也不应该出来什么乱七八槽会场站台或捞金了!
再生英雄2004
再生英雄2004 1
2025-05-06 23:42
你举个例子。。。。啥也没有,也胡说八道
小红花儿
小红花儿 1
2025-05-06 15:22
学术领域的腐败要好好整顿了[doge][doge][doge][doge][doge]
淘淘美妆爆款
淘淘美妆爆款 1
2025-05-07 02:53
专家们跑会真是比赶场吃席还忙哈[捂脸哭]
用户14xxx45
用户14xxx45 1
2025-05-06 20:58
一招鲜吃遍天😛
-若希ROSE-
-若希ROSE-
2025-05-07 08:35
他律,自律,同样重要
i4cuSatsu
i4cuSatsu
2025-05-07 07:35
走穴式院士,可以休矣!科研不要表演,院士还是待在实验室方为正路。建立院士“实验室打卡+海外顶级实验室实聘”双考核制度,来点实的,起码在科研领域,起码对院士如此。
S自由自在
S自由自在
2025-05-06 13:13
说得太好啦[点赞][点赞][点赞]现在各种学术会太多太杂,很多报告都没有新的研究成果,甚至哪怕一点点新意都没有,亟待控制啦!
小珠桃子
小珠桃子
2025-05-06 18:54
不要为难院士们,哪还有院士亲自动手做科研的。
薄荷绿
薄荷绿
2025-05-07 09:11
评上院士后2年没有成果的必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