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山西介休,男子借给好友4000元,不久,男子父亲病重急需用钱,可好友有钱去玩牌,

山西介休,男子借给好友4000元,不久,男子父亲病重急需用钱,可好友有钱去玩牌,却不愿意还钱。男子忍无可忍,拿了把剪 子上门理论,争执中误把好友弄伤,造成好友二级伤残,男子被捕,村委反映:他离异独自养女儿,老母亲患有多种疾病,最近父亲又查出大病,冲动之下犯了错。最终,法院判决让人意外。

4月29日北青网报道,一名男子虽然家里经济拮据,可当朋友开口跟他借钱时,男子还是慷慨解囊,借给朋友4000元,谁料,后来发生的事,让男子气愤不已。

2024年的一天,赵先生找到王先生说,他最近手头紧张,急需几千块钱周转过渡一下。

赵先生跟王先生是同一个村子的好朋友,平日里两个人经常一起喝酒、聊天,一起玩,关系还算不错。

王先生当然很乐意帮助好友,只是自己家里条件不好,囊中羞涩,有心帮忙,却无能为力。

但是想到好朋友都主动开口了,多多少少得帮一些。

王先生问赵先生,你要借多少?

赵先生问他,你最多能借我多少,王先生说,他手里没多少钱,最多只能借4000。

赵先生接过王先生递过来的4000元,露出满意的笑容。

王先生以为,他们之间关系那么好,赵先生了解他家的经济状况,所以,等过段时间他有钱了,会主动还钱。

没想到,王先生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赵先生还钱,着急用钱的他,无奈只能厚着脸皮催债。

赵先生说,他的钱还没收回来,让王先生等几天,王先生满心期待,以为几天后就收到赵先生的还钱。

没想到,那只是赵先生的一个借口,他根本不想还钱。

几天后,王先生再次催债,赵先生又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三番五次被拒绝后,王先生很是着急,好巧不巧,他的父亲又查出大病,治疗费用很高。

王先生本身就没多少存款,给父亲治病很快就花光了积蓄,那4000块钱可是父亲的救命钱,可赵先生就是拖着不肯还。

其实王先生知道赵先生有钱,因为好几次,他看到赵先生往麻将馆走,有钱去玩牌,却没钱还自己,王先生气愤不已。

2024年7月份的一天,忍无可忍的王先生,带着一把剪子往赵先生家走去,他非得把那4000块钱要回来不可。

他进门就问赵先生,什么时候把钱还了,赵先生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让王先生再等等。

王先生终于爆发了,等、等、等,到底等到什么时候?

赵先生说,他有钱自然会还,不差他这点小钱。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来,争执中,王先生拿出剪子一顿挥舞,一番打斗过后,赵先生的腿部等多处地方受伤。

后经过相关部 门鉴定,赵先生构成二级伤残。

赵先生家属报了警,王先生因为一时冲动犯了错,很快被警方逮捕。

王先生被捕后,他的家人,村委反映,王先生是离异独养未成年女儿,他的母亲患有多种疾病,父亲刚查出胃 腺 ai晚期。

村委、检察机关主导调解,王先生和赵先生听劝和解,双方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最终,王先生获得谅解,经羁押必要性审查,考虑到王先生系初犯、偶犯,认罪悔罪,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2024 年 11 月 9 日,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王先生提起公诉,近日法院判其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赵先生欠款不还违反了哪条法律?

《民法典》第675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510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赵先生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如果双方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王先生作为贷款人可以催告好友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借款。

王先生因为催不到钱,做出了伤害好友的事,犯了故意伤害罪。

《刑法》第234条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王先生在争执中使用剪子将好友弄伤,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伤害结果好友被捅 伤后构成二级伤残,属于“致人重伤”的情形。

根据上述法条,王先生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且属于“致人重伤”的情形,应当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考虑到,本案是因借款纠纷引发的民间矛盾,而非预谋犯罪,主观恶性相对较小。

而且,王先生离异独自抚养女儿,老母亲患病,父亲又查出大病,家庭负担较重,这一情况可以作为酌情从轻的情节。

另外,如果王先生在案发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较好,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如果王先生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也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刑法》第72条(缓刑适用)规定:综合考虑了王先生的犯罪行为、犯罪情节、家庭情况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

最终,法院判决,王先生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