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赤然从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走出来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他拿着一封写着“暂不批准补发工资”的红头文件,站在门口站了很久。 他没说一句话,回过头看了一眼那栋楼,他曾是这里的首长之一,十年前,他被送走,名誉没了,工资停了。 现在平反了,本该把那几年被扣的钱补回来,可空军司令一句话把他挡了回去:“都已经给你平反了,还不知足?还讲什么待遇账?” 李赤然手里的文件仿佛重得不能再重,虽说他从来不把这些物质的东西看得多重要,但此刻,心里的寒冷让他几乎无法忍受。这些年,他在外面艰难度日,靠自己的人脉、关系,勉强支撑着生活,但这封红头文件,让他瞬间感受到那股来自体制内的冷漠。他曾经为这个组织付出过一切,但如今得到的回报,却只是冷言冷语和一纸文件。 回到家里,李赤然将文件扔在桌上,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过去的十年对他来说,仿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边是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另一边则是被迫面对现实的无奈。他早已习惯了这些无情的对待,习惯了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取,去争取那些看似理所应当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指望过那些曾经给他荣耀的人会再关心他,但今天,这份被忽视的工资补发问题,彻底打破了他那份早已磨灭的期望。 其实,他也并不完全是为了那笔钱,他更看重的是一种认同,是那些曾经在他身边的人能够意识到,他并没有错,他并没有失去一切,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但空军司令的那一句话,将他一切的自尊心都狠狠打碎了。平反是名誉上的恢复,但却并不等于任何实际的回报。在这个冷酷的体制里,曾经的关怀和理解已渐行渐远。 李赤然的心情沉重,难以言表。他知道,自己可能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哪怕他再怎么努力。正如空军司令所说,平反就足够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平反或许是一个足够大的恩惠,但对于李赤然来说,这只是对他过往经历的一种漠视,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轻视。他曾经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做过贡献,也在某些时刻,为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所有的过往似乎都被冷漠的现实所掩埋。 但或许,这种冷漠并不只是属于李赤然一个人,或许这就是整个体制对待那些曾经为它服务过的人的普遍态度。过去的岁月,他们奉献了青春和力量,换来的是一纸冷漠的命令。平反,不等于公正;恢复名誉,不等于还回所有的付出。最终,他们不过是这个庞大机器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齿轮,无论如何旋转,始终无法影响整体的运转。 李赤然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文件,随手扔进了抽屉。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无奈,也早已学会如何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继续向前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他的心情却特别低落。或许,是因为他终于明白了,很多时候,人活在这个社会里,不是为了改变什么,而是为了尽量不被改变。就像他那样,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坚强,习惯了无声无息地承受一切。 不过,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不断在失落和绝望中前行,然后又在某一刻突然明白,无论你付出多少,得到的也只是冰冷的回馈。而这一切,也早已成为常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