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650年,徐茂公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他命人放火。众人惊呼

公元650年,徐茂公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他命人放火。众人惊呼:“您的孙子还在里面!”可他却转身离开了,没想到,晚上孙子满身血污平安回到家,徐茂公大哭:“天要亡我徐家啊”! ​徐茂公作为唐朝重臣,可谓是足智多谋、有大局意识。唐朝的兴盛离不开徐茂公的进言,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作为臣子有臣子的觉悟。 ​一日,唐高宗召见徐茂公,直言问:“徐公,武才人可担皇后大任?”徐茂公明了圣意,恭敬答:“皇上圣裁,臣不便置喙。” 高宗满意,臣子这般自知,正是他所求。因这份识趣,徐茂公深受各代帝王重用,家族也尽享荣耀。 但树大招风,徐茂公看着朝堂上日渐崛起的武氏势力,心中暗生忧虑。他深知伴君如伴虎,更明白“盛极必衰”的道理。武媚娘当上皇后之后,手段愈发狠辣,对朝堂的掌控欲也日益增强。 这日带孙子徐敬业上山打猎,徐茂公心中早有盘算。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孙子,聪慧过人却锋芒毕露,性格刚烈又野心勃勃。看着徐敬业骑着马冲进密林深处,徐茂公眼神复杂,一挥手,火势瞬间蔓延开来。浓烟滚滚中,众人惊慌失措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他却背过身,脚步沉重地往山下走去。 可谁也没想到,夜幕降临时,徐敬业竟浑身是血地回来了。原来他在火势蔓延的瞬间,凭借着过人的机敏,找到了一处山洞躲避。他的衣衫被烧得破破烂烂,脸上、身上布满了被树枝划伤的血痕,但眼神依然坚毅。 徐茂公看着眼前这个死里逃生的孙子,泪水夺眶而出:“天要亡我徐家啊!”他深知,孙子逃过此劫,日后必不会甘于平凡。而以徐敬业的性格,一旦卷入朝堂纷争,徐家极有可能万劫不复。 果然,随着武则天逐渐掌握大权,徐敬业对武氏专政愈发不满。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改立李旦为帝,独揽朝政。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发布了骆宾王所作的《讨武曌檄》,一时间响应者众多。 徐茂公的担忧成真了。武则天勃然大怒,派出大军镇压。尽管徐敬业率领的军队士气高昂,但终究敌不过朝廷的正规军。叛乱很快被平息,徐敬业兵败被杀。武则天余怒未消,下令将徐茂公的坟墓掘开,挫骨扬灰,徐家也因此遭受灭顶之灾。曾经显赫一时的徐氏家族,就此走向衰落,只留下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