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鸟巢”?2003年开工,耗费34亿占据北京黄金地段,每年维护费用高达8000万,这座曾被外媒断言“注定荒废”的钢铁巨兽,如今到底是赔本买卖还是战略资产? 2003年那会儿,“鸟巢”开始动土,花了整整34亿大洋,在北京那金疙瘩地段上站了起来。这家伙,代表着咱们中国的现代化和奥运那股子劲儿,可打从出世起,争议就没断过。有人说,养它一年得8000万,太贵!还有人扯,这就是外媒嘴里那“早晚得荒废”的铁疙瘩。但你猜怎么着?十几年一眨眼,它到底是成了累赘,还是变成了咱们手里不可或缺的王牌?嘿老话儿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到底咋样,时间说了算。 “鸟巢”,这名儿谁不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明星场馆,不光办比赛,更是咱国家的脸面。从打设计到开张,一路被人嘀咕:34亿扔进去,一年还得8000万养着,听起来吓人一跳。但要是光拿钱说事儿,那可就太没眼光了。事实摆在这儿,说啥都不如看看数据来得实在。2008年奥运那会儿,“鸟巢”那可是火得一塌糊涂,1300万人次的参观量,门票哗哗地卖了5.5亿。奥运完了人家也没闲着,转身一变,成了个多能选手,演唱会、展览、科技活动啥都来点,到现在为止,游客都超3300万人次了,赚的钱更是过了50亿大关。就说这经济效益吧,“鸟巢”早就赚得盆满钵满,还在不停数钱呢。但这还不是全部,它的作用大着呢。 到了2022年冬奥会,“鸟巢”又火了一把,成了全球独一份的“双奥场馆”。在国际上,它就像是中国现代化的代言人,秀肌肉的好地方。不止如此,它还带着周边餐饮、零售这些行业一起飞,成了经济增长的小火车头。那些说它会变成废墟的人,现在脸估计都肿得跟包子似的——“鸟巢”出租率常年85%以上,活动多得跟米似的。 想拆“鸟巢”?这也太离谱了吧。它不光记着咱们民族的事儿,还藏着未来的一大堆可能呢。咱们啊,还是多想想怎么把它用得更好,别整天拆拆留留的瞎琢磨。毕竟,真正的宝贝,可不是几个钱就能衡量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