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社会养老

这次是宝岛行政院出手了!汪小菲可能也想不到,弯弯省竟然一锤定音,通过了新的民法草

这次是宝岛行政院出手了!汪小菲可能也想不到,弯弯省竟然一锤定音,通过了新的民法草

这次是宝岛行政院出手了!汪小菲可能也想不到,弯弯省竟然一锤定音,通过了新的民法草案:再婚者不能再向前配偶申请赡养费,并且赡养费支付方若因支付赡养费导致自身生活困难,可申请减免或免除。这场修法背后,大S和汪小菲的拉扯不可谓不劳苦功高:在婚后前夫依然做着冤大头,不仅要赡养前妻一家人,还要赡养前妻的现老公。看来连宝岛行政院都看不下去汪小菲被欺负地太狠啊,直接从源头法律的修改,去掐断更多某小菲出现的可能性!哪怕遍数全世界的婚姻法,都找不出第二例再婚还需付赡养费的,现在弯弯终于醒悟了,毕竟如果再这么搞,可能没有人再愿意当弯弯女婿。可以载入史册了,汪小菲竟然凭一己之力,干翻了弯省古旧的条文,救许多个不知名的小菲于水火!大家怎么看呢?
女子每月给父亲3000元赡养费,父亲不满足,还要请保姆,一个月5000元,要求女

女子每月给父亲3000元赡养费,父亲不满足,还要请保姆,一个月5000元,要求女

女子每月给父亲3000元赡养费,父亲不满足,还要请保姆,一个月5000元,要求女儿每个月给自己6000元。女子失业在家,每个月靠失业金度日,在得知保姆竟然是一位故人后,彻底心寒了。这天,陈秀薇(化名)像往常一样去看望父亲,推开门却愣住了,父亲的二婚前妻范阿姨(化名)正坐在客厅里,神态自若地喝着茶。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父亲拉到一旁,急切地问:“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老伯(化名)倒是一脸平静,慢悠悠地解释:“小范是我请回来的保姆,我们知根知底,有她照顾,我这日子能舒坦些。”这话让陈秀薇心里直犯嘀咕,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2008年,年近70的父亲突然提出要和母亲离婚。那时陈秀薇苦口婆心劝父亲:“都这把年纪了,就别折腾了,好好跟妈过日子不好吗?”可父亲根本听不进去,执意离了婚,还搬出了家。次年,父亲就和范阿姨登记结了婚,陈秀薇本以为这下父亲能安稳下来,可没料到,2021年两人又离了婚。这些年,父亲的折腾让陈秀薇失望又无奈,觉得他既伤了母亲的心,也破坏了原本和睦的家庭。但即便如此,她对父亲依旧孝顺。虽然自己生活也不宽裕,可每月坚持给父亲3000元生活费,还时不时给父亲添置炉灶、液晶电视、三轮助动车等家具家电。小区加装电梯,她二话不说帮忙出费用;父亲动手术,医药费也是她承担;父亲过生日,她省吃俭用拿出1万元祝寿。然而,陈秀薇的付出似乎没换来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止一次将她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被折腾得烦了,2023年陈秀薇一次性给了父亲10万元。可如今,父亲竟又把范阿姨找了回来。看到范阿姨在家,陈秀薇满心不是滋味,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这时,父亲却叫住了她,语气坚定地说:“我都90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以后全靠小范照顾,我答应每月给她5000元工资,你以后每月得给我6000元赡养费。”这话让陈秀薇彻底懵了,她满脸失望地说:“爸,我现在失业在家,靠领失业金过日子,还得自己交社保,每月给您3000元已经是尽力了,真拿不出更多了。”可陈老伯根本不体谅女儿的难处,坚持要求她每月给6000元。父女俩为此争执起来,陈秀薇满心委屈,失望地离开了。没想到,就因为这赡养费的事,陈老伯又一次把女儿告上了法庭。法院经审理认为,陈老伯并未提供自己和范阿姨之间的雇佣合同,也没有提供转账凭证,证明两人之间确实产生了5000元保姆费。对于这5000元的保姆费用,法院不予认可。最终,法院驳回了双方的诉讼请求,要求陈秀薇每月向老人支付3000元赡养费。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上海,一86岁的老人在儿子去世后,却坚持要住在儿媳家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上海,一86岁的老人在儿子去世后,却坚持要住在儿媳家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上海,一86岁的老人在儿子去世后,却坚持要住在儿媳家里,要求孙女和儿媳照顾他,而老人远在老家的两个女儿却拒绝赡养他,老人为了闯进儿媳家里还撬锁,最终被儿媳一家赶出家门,在楼道里住了4个月!孝顺老人按理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该尽到的义务,然而有些子女觉得小的时候老人“偏心”,因此成年后就拒绝赡养老人,这显然也是有问题的。这位老人今年已经86岁的高龄了,户籍在江苏泰兴,然而因为儿子家在上海,所以老人竟然赖在儿媳家里不走了,还表示“我死也要死在上海”!原来老人的儿子在6年前就已经去世了,随后老人却依然还是要住在儿媳家里,但老人的性格实在过于强势,还曾经做出过持刀威胁儿媳和孙女的行为,这导致儿媳一家现在看到他都有些害怕。他们把老人赶出了家门,老人住在了楼道里长达4个月,给其他的邻居们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在老人的老家泰兴,老人还有两个女儿,但是他们却都拒绝赡养老人。更让人意外的是老人也不愿意回到女儿家,只想在儿媳这里呆着,让孙女等人照顾自己,孙女曾经两次将他送回泰兴老家,然而没过多久老人又自己回来了,那两个女儿还是打死都不肯赡养老人。其实老人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过激了,而且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肯赡养自己,却要跑来找儿媳,甚至撬门撬锁闯进家里,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上海一大妈退休后,就跟自己的闺蜜们环球旅行。还不顾女儿反对把房子卖了,拿着800

上海一大妈退休后,就跟自己的闺蜜们环球旅行。还不顾女儿反对把房子卖了,拿着800

上海一大妈退休后,就跟自己的闺蜜们环球旅行。还不顾女儿反对把房子卖了,拿着800万玩了60多个国家!8年后钱败个差不多了就想找女儿养老。不料女儿直接拒绝,表示财产没有给一分,凭什么要我养?大妈不服,“我自己赚的钱,凭什么给你花!”大妈回来后没了房子,只能租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大不如前,生活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她越发渴望能住进女儿家,享受天伦之乐。于是,大妈又一次找到女儿,希望能搬过去一起住。女儿依旧不愿意,说起过往种种,满是委屈。“我以前想买房子,找您要点钱付首付,您直接拒绝,还说年轻人应该自己独立。后来我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找您帮忙,您还是不管不顾。现在您没钱了,就想起我来了?”大妈听着女儿的抱怨,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但她觉得自己辛苦养大女儿,老了女儿给自己养老是天经地义。双方僵持不下,大妈一气之下将两个女儿告上了法庭,要求女儿们给自己提供住处并承担赡养费用。最终,法院认为大妈自己有能力支付房租等基本生活费用,且在女儿们需要帮助时,未给予相应支持。虽然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判决女儿们需定期看望大妈,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但暂时无需为大妈提供住处及承担过多赡养费用。这一判决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觉得大妈太自私,年轻时只顾自己享乐,对女儿的困难不管不顾,现在老了才想起女儿,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法院的判决合情合理。但也有人认为,无论如何,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大妈毕竟生养了女儿,女儿不该如此绝情,应该多一些包容。大家说说,您支持法院的判决吗?大妈和女儿,谁的做法更让您觉得有理呢?
“死了都不让子女安生。”2018年,八旬老人死在家中竟无人知晓,有五个儿女,生前

“死了都不让子女安生。”2018年,八旬老人死在家中竟无人知晓,有五个儿女,生前

“死了都不让子女安生。”2018年,八旬老人死在家中竟无人知晓,有五个儿女,生前却无一人在身侧照顾,当子女因遗弃罪被其告上法庭,其妻子竟当庭喊冤,称他活该,是“罪有应得”。四川省平武县法院2018年审理的独居老人赡养案曾引发社会热议。八十岁的张顺安在家中去世多日才被村干部发现,膝下五个子女与结发妻子均未履行照料义务,最终全部站上被告席接受法律审判,这场夹杂着伦理与法理的家庭纠纷揭开了一段尘封多年的恩怨。张顺安年轻时因聚众闹事入狱八年,出狱时小儿子尚在襁褓,长女已到婚配年纪。长期缺失的亲情纽带叠加其暴躁性格,导致家庭成员间关系愈发紧张。村民回忆,这位父亲常因琐事对妻儿拳脚相加,有次将小儿子打得头破血流送医急救,还有次把妻子赵秀殴打得眼眶肿胀无法视物。儿女成年后纷纷离家,仅二女儿张云嫁在本村,却也因不堪父亲反复无常的脾气,最终带着母亲另居他处。2010年赵秀搬离后,张顺安独居在祖宅。村干部证实,老人晚年多次因病住院,床头始终不见亲人踪影。2017年9月,村主任发现老人遗体时,屋里剩饭早已发霉,药瓶散落满地。葬礼上匆匆赶回的子女们遭到村干部严厉训斥,众人虽面露愧色却无人辩驳。谁也没料到,张顺安生前早已将家人告上法庭。庭审揭露更多家庭细节:大女儿曾招赘女婿同住,张顺安每日辱骂"吃白食",硬生生逼走小两口;二女儿虽常送饭照料,反遭父亲用木棍击打腿部形成淤伤;小儿子在浙江务工多年,逢年过节仅托人捎带衣物。最令人唏嘘的是妻子赵秀,当庭哭诉"活该遭报应",直言丈夫性格乖戾导致众叛亲离。法院依据刑法第261条判决五个子女承担刑责,儿子获实刑两年,四个女儿获缓刑。判决书特别指出,赡养义务不因亲情淡漠而消失,子女应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存需求。案件宣判后,赵秀仍坚持"老头子自作自受"的说法,但法律认定子女确有遗弃行为。这起案件暴露的赡养困局持续发酵。司法界人士分析,传统"清官难断家务事"观念导致大量赡养纠纷未能进入司法程序,部分老人顾忌亲情不愿起诉,部分子女心存侥幸逃避责任。平武县此后加强普法宣传,2021年设立全省首个"银发权益保障中心",整合司法、民政、医疗资源形成赡养监督网络。据《四川日报》2023年跟踪报道,涉案子女刑满释放后多数选择外出务工,二女儿张云留在当地照顾母亲,现与村镇养老服务站建立定期联络。县法院2022年建立的"赡养令"制度已发出37份法律文书,要求义务人按月支付赡养费或履行照料责任。当地民政部门数据显示,独居老人数量较2018年下降42%,"邻里守望"志愿者队伍扩大至两千余人。俗话说"屋檐水点点滴",家庭关系的恶化往往经年累月形成。张顺安案虽已尘埃落定,但留给社会的警示长久回荡——法律能裁定是非曲直,却修补不了破碎的亲情。如今走在平武县乡间,常能看见宣传栏贴着"赡养父母天经地义"的标语,村委会大喇叭定期播放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些变化无声诉说着法治进程对传统伦理的匡正与守护。(本文信息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库、《四川日报》民生版块、平武县政府信息公开网)
筑城养老添保障金融教育暖护航—招商银行贵阳分行联合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中老年群体金融教育...

筑城养老添保障金融教育暖护航—招商银行贵阳分行联合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中老年群体金融教育...

提升市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以及提升中老年群体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近期,招商银行贵阳分行联合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金融教育活动,为市民提供个人养老金政策解读及反诈...
谁的DNA又动了​​​

谁的DNA又动了​​​

谁的DNA又动了​​​
爸妈偏心把三套房子和存的120万都给了两个弟弟,唯独没给我,我生气离家出走,直接

爸妈偏心把三套房子和存的120万都给了两个弟弟,唯独没给我,我生气离家出走,直接

爸妈偏心把三套房子和存的120万都给了两个弟弟,唯独没给我,我生气离家出走,直接和家里断了联系,和弟弟十多年都不来往,后来老人病重,两个弟弟想让我们三人一起赡养老人,被我拒绝了,弟弟顿时火冒三丈,他在电话里大声吼道:"你怎么能这么绝情!那可是咱妈!你就忍心看着她没人管吗?《"偏心父母病重后,我该出钱吗?"一位长女的十年心结》"姐,妈住院了,这次挺严重的。"电话那头,大弟的声音有些发颤,"医生说要长期护理,费用不低......你看你能不能......"我握着手机,指甲不自觉地掐进掌心。窗外的雨打在玻璃上,像极了十五年前那个我拖着行李箱离开家的夜晚。记忆里母亲把最后一本存折塞给二弟时说的话犹在耳边:"你姐迟早是别人家的人,这些还是留给你们踏实。""费用?"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出奇地平静,"不是有那三套房和120万吗?"电话那头突然换了人,小弟的吼声炸响在耳边:"你怎么能这么绝情!那可是咱妈!"他的声音让我下意识把手机拿远了些,这个语调太熟悉了——和当年父亲骂我"白眼狼"时一模一样。我今年45岁,离开家乡整整十五年了。记得出嫁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家里条件你也知道,你两个弟弟还没成家......"陪嫁的八床棉被还是我连夜自己缝的。而三年后二弟结婚,父母卖了套小户型给他全款买了婚房。最疼的是那年我难产大出血,丈夫打电话回家想借点钱应急。父亲在电话里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们自己想办法。"最后还是公公把养老钱取了出来。那天我在病床上咬着被角哭,不是因为伤口疼,是突然明白了在这个家里,我从来都是个外人。这十五年我在城里从摆地摊做起,现在开了两家服装店。最难的时候带着孩子住过地下室,发烧到39度还在理货。没人问过我过得好不好,倒是前年父亲七十大寿,小弟特意打电话来提醒"别忘了尽孝心"。"大姐,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大弟突然换了副语气,"现在妈躺在床上一直喊你名字......"我望着办公桌上儿子的照片,他今年高考,补习班的费用刚交了两万。想起他小时候发烧,我整夜不敢合眼的那些晚上。"医疗费该我出的部分,把账单发来吧。"我最终开口,"但别指望我去医院伺候。你们拿了房子和存款,这些年在父母跟前尽孝的机会比我多。"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小弟突然冷笑:"就知道你要算这笔账!"挂掉电话,我翻出相册里那张泛黄的全家福。五岁的我站在最边上,两个弟弟被父母搂在中间。原来有些位置,从一开始就注定好了。现在他们说"都是一家人",可当初分家产的时候,怎么没人记得这句话?律师朋友告诉我,就算打官司我也逃不掉赡养义务。但法律管得了钱,管不了心。我能给的是每个月按时到账的医疗费,给不了的是假装那些伤害不存在。晚上给儿子煮面条时,他突然问:"妈,你好像很久没回外婆家了?"我捞面的手一顿,热气模糊了眼镜。"嗯,外婆家......有点远。"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看见我转身擦眼镜时顺带抹掉的眼泪。有些委屈,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化解的。就像我手上这道疤,是十岁那年给弟弟洗衣服被搓衣板划的,当时母亲只说了一句:"怎么这么不小心。"如今伤口早就好了,痕迹却留了一辈子。
老人老了,到底应该儿子赡养还是女儿赡养?朋友外婆已经99岁,但是现在照顾成了问题

老人老了,到底应该儿子赡养还是女儿赡养?朋友外婆已经99岁,但是现在照顾成了问题

老人老了,到底应该儿子赡养还是女儿赡养?朋友外婆已经99岁,但是现在照顾成了问题。年轻时候她一直在大舅家帮忙,带孙子,甚至把重孙子带大了。就因为这样,小舅家很不高兴,不怎么管事。前些年确实也一直在大舅家,现在大舅也搞疲倦了。就开始加上几个女儿一起轮流照顾了,大女儿说自己年纪也大了,搞不了。剩下就闺蜜妈妈跟两个姨妈开始搞,一家2个月。在中国的传统还是养儿防老,我有时候会说,你能搞你就搞,你不能就不搞,因为闺蜜妈妈前几年做了2个大手术,自己照顾自己都困难。养儿防老,你不能说好处都被儿子搞去了,赡养说要女儿一起平摊呢。我不明白,儿女一样有赡养的义务,但是同样应该也有继承的义务。但是中国的社会啊,全部本末倒置了,继承是儿子,赡养又来道德绑架女儿要一起了。我不明白是我的思想出了问题还是这个传统出了问题?
河南郑州,母亲生病住院,大女儿送来2000元,就跑了,母亲好了之后,却带着二女婿

河南郑州,母亲生病住院,大女儿送来2000元,就跑了,母亲好了之后,却带着二女婿

河南郑州,母亲生病住院,大女儿送来2000元,就跑了,母亲好了之后,却带着二女婿,三女婿,两个舅舅,还有叔叔和爷爷,共9人,他们一起将大女儿和大女婿给打了,结果大女儿重伤,3个女婿一起进了看守所。小女儿哭着说:我只想和大姐和解。大女儿却气愤地说:我只听法律的,法律让我怎样我就怎样。2024年8月3日,大女儿和丈夫在家,正在为母亲的事情烦恼着,都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母亲的赡养问题,大女儿和两个妹妹三个人都闹了矛盾,大女儿非常害怕母亲,母亲总是会动不动就打她,她的两个妹妹也是对她有意见,总觉得老大没有尽自己的责任赡养母亲。当她得知母亲生病住院,也是很担忧的,她终归是母亲,所以得知母亲住院,她还是拿着2000元来给母亲了,但她不想吃亏,被母亲打,也不想听两个妹妹的指责,所以她丢下2000元就走了。现在她不管母亲了,既然她做什么都是错的,都得不到母亲和妹妹们的认可,她也就放手让妹妹们管母亲了,她的想法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正当大女儿内心下了这个决定,家门就被敲响,他们打开家门,结果母亲带着一帮人就冲了进来。母亲竟然带着她的二女婿和三女婿,两个舅舅,叔叔,爷爷,反正一起带了9个人过来。母亲一过来就开始指责大女儿和大女婿,说他们不管她的晚年,把她丢到养老院,大半年都不去看一眼,只剩下二女儿和三女儿管她了,费用也不给一分钱。大女儿有自己的委屈,和母亲吵了起来,结果母亲越说越激动,二女婿三女婿也觉得大姐夫和大姐做得不对,一家人越说越激动,就打了起来。母亲带来的人,人多势众,二女婿和三女婿把大女婿给打了,还把大姐给打了,导致大姐受了重伤,三个女婿集体进了看守所。一家人为何闹得如此严重,原来三姐妹之前因为母亲的赡养问题,就闹上了法庭,三人平分母亲的赡养费,以及轮流照顾母亲。结果这大半年来,母亲因为身体不方便住进了养老院,大女儿一分钱都不出,全都是二女儿和三女儿在负责。母亲这才带人上来打大女儿和大女婿。但说起这件事情,大女儿依然很委屈,说不但母亲会打她,连两个妹妹也会打她。如今发生这件事情,大女儿更加不想理母亲的赡养问题了,二妹和三妹,这才找来调解员。面对调解员的到来,大姐诉说着心中的委屈,二妹指责的大姐的不负责任,三妹则什么都不想说,哭啼啼地只有一句话:“我什么都不想说了,我只想和大姐和解!”即使如此,大姐依然不愿意见这两个妹妹,后来在调解下,大姐愿意通过法院支付抚养费,但拒绝和两个妹妹当面沟通。三姐妹的矛盾看起来很复杂,一时不知谁对谁错,但大家知道,三姐妹当中肯定有一个人一直吃亏,现在吃亏的那个人不愿意吃亏了,这才会闹得鸡飞狗跳。那么该如何通过法律的角度,来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呢?1、不管老母亲有何不妥,是否一碗水端平,作为女儿,都是要履行赡养义务的。《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即使老母亲会打大女儿,大女儿心中也有委屈,不管大女儿是否一直在吃亏,既然判决下来了,要平分母亲的赡养费,那么大女儿就应当支付赡养费。2、母亲带着9个人来打大女儿和大女婿,母亲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非常不利于家风的建设。《民法典》第1043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家庭有矛盾,作为老人,就应当拿出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不能让吃亏的人一直吃亏,要爱护每一个女儿。3、即使是亲戚,大女儿受了重伤,那么他们都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不管怎样,不管大女儿和大女婿的做法有何不妥,都不可以对他们进行人身损害。那么你认为一直吃亏的人会是谁呢?(来源:小莉帮忙-2025.5.10)#记录我的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