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医中药专业科普植物科普 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中,百部是一味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

中医中药专业科普植物科普

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中,百部是一味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中药材。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最早记载于汉代《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其名源于《本草纲目》中“其根多者百部连生,故名”,因其块根呈纺锤形,数个或数十个簇生,宛如百条相连,故而得名。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直立百部植株较为矮小,茎直立;蔓生百部茎细长,呈蔓状生长;对叶百部植株相对高大,叶大而宽,常对生或轮生。百部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于山坡草丛、沟边及林下,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广泛分布 。

在中医药理论中,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的功效。其止咳作用尤为突出,无论是新咳、久咳,还是寒咳、热咳,皆可应用。在经典方剂中,如《医学心悟》的止嗽散,以百部配伍紫菀、桔梗等,可宣肺疏风、止咳化痰,对各种咳嗽均有良效;对于肺痨咳嗽,百部也是常用药,常与沙参、麦冬等滋阴润肺之品配伍,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除了止咳,百部在杀虫灭虱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外用时,百部可制成水剂或酒剂,能够有效杀灭头虱、体虱、阴虱等寄生虫,还可治疗蛲虫病。将百部煎液保留灌肠,对肠道寄生虫病有显著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百部碱、原百部碱等,这些成分对多种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镇咳、平喘、抗炎等药理活性。

不过,在使用百部时需遵循中医药的用药原则。由于其性温,对于阴虚火旺、肺有实热者需谨慎使用;外用时,若皮肤有破溃,应避免使用,以防刺激。作为中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百部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在现代健康领域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合理应用 。

评论列表

自律
自律 1
2025-05-11 15:47
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