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有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大约45%的国民因为不认识汉字,导致历史阅读障碍,甚至有人难以解读自己身份证件上的汉字信息,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盲。
韩国,作为亚洲教育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拥有40%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接近98%的义务教育覆盖,但对汉字的不熟悉,在无形中成为了他们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2009年,韩国京辅高铁项目出现严重事故,大邱至庆州段逾百公里的轨道上,超15万个轨枕出现裂痕,原因竟是负责螺丝生产的企业员工误将韩文“防水”指令解读为“放水”,错用吸水材料替代了防水材料,这种案例比比皆是,也正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韩国逐步废除汉字教育的间接后果。
1968年,朴正熙总-统主政时期,颁布教育改革,促使小学层面彻底终结汉字教学,连历史遗迹上的汉字痕迹也未能幸免。
至7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仅有三所大学保留中文系。
步入80年代中期,韩国媒体如报纸、杂志等也逐渐减少汉字使用,汉字更多地成为了标注中国相关人名、地名的特殊符号。
进入90年代末期,韩国社会种,尤其是年轻一代,几乎完全丧失对汉字的识别能力。
然而,近二十年来,这一趋势开始逆转,韩国人逐渐意识到,完全摒弃汉字之后,不仅历史的传承与表达受限,就连日常交流的丰富性也在悄然流失。
韩文是有由朝-鲜世宗大王于1443年创造的表音文字系统,虽与拼音功能相仿,却难以避免同音异义带来的沟通障碍。
正因如此,2014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韩国民众对于汉字价值的重新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有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生活中若不懂汉字会带来诸多不便。此外,高达67%的韩国人支持在学校教材中并行教授汉字,这一趋势促使韩国自2019年起重启汉字教学实验,特别是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教材中加入了汉字的标注、读音及解释。
这标志着在韩国历史上三次废除汉字计划宣告失败,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外界的趣味观察。
面对韩国民众对汉字态度的复杂情绪,有人不禁好奇:鉴于韩国在文化领域对中国元素的“借鉴”,从端午节的国际申遗争议到网络上对李子柒的舆论风波,其实,这背后触及了文化与文化符号的本质差异。
韩国曾试图将汉字纳入其文化叙事,声称汉字源自古朝鲜,此说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原因在于,汉字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标识,它是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
在当下信息泛滥的时代,文化符号的挪用或许相对容易,通过媒体宣传即可塑造归属感,正如韩国对端午节的不同诠释,将其打造为祭祀、摔跤、歌舞的节日,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注册”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然而,文化之树根深叶茂,需要从历史与事实依据的滋养。
我们的端午节,不仅有屈原投江的悲壮传说,还有诗词歌赋的文学记载,更有考古实物如千年粽子的实物证明,这些构成了端午节文化的坚实基石。
相比之下,韩国的端午节解释显得单薄,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确凿的证据支撑,其习俗也多为现代构建,难以形成共鸣。
因此,汉字之所以难以被简单“挪用”,正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量。
谈及汉字,它与中文的契合可谓天衣无缝,相比之下,韩文与汉字之间则缺乏那般自然的共鸣,追溯历史长河,汉字如同忠实的记录者,见证了华夏的点点滴滴,而韩国历史上汉字的使用,多数情况下都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难以割舍。
因此,韩国在试图确立汉字在本国文化中的正统地位时,总显得力不从心,这正如他们难以窃取文化之精髓,只能拾人牙慧,模仿表面形式,而文化的真正内核,是他们永远无法触及的。
在外网中,韩国所涉及的文化争议事件,往往被日本网友视为笑谈,同为东亚文化圈的一员,日本人深知,许多被韩国申报为文化遗产的项目,其根源实则深植于中国。这种背景下,日本网民不仅不回避,反而时常与中国网友一同,以轻松调侃的方式指出韩国的“文化借用”行为,笑称其为“文化界的魔术师”。
归根结底,文化的魅力在于其不可复制性,外人的模仿或许能得其形,却难获其神。
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文化的被借鉴,而是我们自身对文化的遗忘与丢失。
关注戈多,一起精彩人生